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9章 朕来晚了

的“奇迹”之路才最终得以实现。

    按照历史上的相关记录,当工程结束时,华工的比例达到全部参与人员的95%,太平洋铁路说是华人以一己之力建成也不为过。

    当然,在这个时空中,太平洋铁路中途被大明接手,依靠着李鸿章送来的20万华工,大明更快,更好,伤亡也更小地建好了铁路。

    如今列车行驶的“兰伊”铁路,则是百万甘陕男儿用肩抗手担,修建出来的神州奇迹。

    客观上来说,正是兰伊线的修建,使得胡乱之后流离失所的甘陕青壮有了快速致富的条件。

    如果朝廷不修这条铁路,他们多半还是会回老家务农。

    不是朱富贵看不起甘肃的土地,但说真的,除了陇南或许有那么一丢丢价值,这甘肃种田还能种出花来吗?

    就是种上十辈子地,也赶不上黑水都护府、新扬子江农垦集团军飞机、拖拉机齐上阵啊……

    而通过兰伊线的修建,大量甘肃陕北的穷苦农民被塑造成了初步合格的农民工。

    农民工这个在后世某些人眼里带有贬义的词语,在十九世纪,无疑代表着仅次于产业工人的最先进生产力。

    农民工已经不再是农民了,他们摆脱了华夏民族千百年来对于土地的眷恋和对于故乡的依恋,拥有了一定的组织性、纪律性,适应了集体生活,是军队最好的兵源。

    当然了,因为大明的精兵战略,有幸能够进入皇家陆军的甘陕小伙并不算多。

    他们更多是以另一种方式投入到火热的华夏复兴浪潮之中去了。

    当铁路贯通后,筑路民工中有一部分留在了筑路队,负责铁路的日常维护,或者背井离乡前往其他省份建设新的铁路。

    另外一部分民工,则进入了兰州工业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工人。

    这个工业园是在西域都护府成立之前就已经开始筹建的,其主要生产产品不是别的,正是钢铁、武器、成品油。

    运送去西楚、出口至鞑宋与印度各邦的军工物资,几乎都是在这里生产的。

    神州与南洋都指挥使司的装备也有一部分采购自兰州兵工厂。

    所以朱富贵的专列在新伊线上疾驰时,看到了好几列规避的运送武器的列车。

    一日一夜之后,朱富贵终于抵达了伊犁。

    兰伊线从这里延伸至西楚境内一百多公里的阿拉木图。

    自此往西,便没有通铁路了。

    哈萨克丘陵与天山西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