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7章 “工人力量”号


    从凤都火车站到腾龙山大学城需要经过整整五站,仅仅半个小时之后,玛利亚一行就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

    “真是太快了,简直像飞一样!”

    “或许只有这么高效的列车才配得上大明的速度吧!”

    “如果是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肮脏的乞丐和无家可归的穷人一定会用地铺、帐篷,以及他们那些肮脏的排泄物毁掉这一切的!”

    “是啊,你看大明根本没有穷人,都是和我们一样文明开化的体面人!”

    “几乎每一个大明人都在地铁上读书看报,他们比莫斯科人要好学一百倍!”

    “……”

    俄国留学生们七嘴八舌谈论着地铁上的见闻,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恨不得马上写信给呆在国内的表兄弟们炫耀自己坐地铁的经历。

    许多人甚至都已经在心中打好了腹稿。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的腹稿必须推倒重来。

    因为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座如同神话世界一般的宫殿群落。

    如果说,凤都的市政建设出于实用角度,还有不少类似“李春发楼”那样的钢铁墓碑,那么这里就是真正建筑的艺术。

    李春发楼是为了所有持有朱卡的大明公民,提供的政策兜底性福利,旨在满足一般民众的基础生活条件,并非改善型住房。

    以能让李春发公公灵活转身为建设标准的李春发楼,由各省布政司统一建设,免费提供给符合条件的大明公民。

    这样的楼,对于刚刚从棚户区和乡村走出来的大明人来说,当然是漂亮得不行的好房子。

    四四方方的水泥盒子,拥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甚至还有一个免费的金属架子以供晾晒衣物。

    唯一麻烦的是,习惯了农村和棚户区生活的人,时常会因为乱丢生活垃圾,高空抛洒杂物而被衙役们抓住,并当众实施鞭刑。

    但总得来说,对于刚刚脱离赤贫的大明人来说,李春发楼无意是最完美的居所了。

    绝大部分殷州出生的第二代移民,童年的记忆都与李春发楼密不可分。

    但是客观的说,这种改良型的“赫鲁晓夫楼”确实谈不上什么艺术性,也与中华本土建筑文化没有什么明确的传承关系。

    如果夫妻是双职工,又在大明工作了十年以上,那么这样的家庭往往会考虑向皇家储蓄银行贷款购买一套排屋,甚至是别墅了。

    这种建筑乍一看有点像是后世日本的一户建,但仔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