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章 农垦计划

茶叶喷在了屏幕上。

    老实说,同样都是教授,但农学教授的收入实在相差金融、计算机和其他工科类的教授太远了。

    更何况余春林只是一个五十五岁的副教授而已。

    到了这个年纪,余春林已经没有搏一把提升职称的心气了,只想着早点退休拿着还算不错的退休工资含饴弄孙。

    不过最近儿子总是有意无意地提起,想要给小孙子买一套优质的学区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余春林闻弦知意,自己那套单位分的老房子看来是被惦记上了。

    不过这也不怪儿子,毕竟自己说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在就业和人生规划上也没有怎么帮上儿子忙。

    现在能帮孙子一把,也是中国人绕不过去的坎吧。

    毕竟想要在省城市中心买一套学区房,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想着孙子的学区房,老余在网上注册了一个账号,想要试试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来外快的门路。

    没想到事情远比他想象的简单,注册没几天,一个自称种粮大户朱富贵的人找到了他。

    只不过,对方一开口报出的数字就把老余惊到了。

    三百万亩,或者说2000平方公里,又或者25万公顷,这个面积可快相当于1/3个上海市了。

    除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东北地区,余春林想不到全国还有哪个地区能搞这么大规模的连片农垦区。

    但是反复确认之后,种粮大户朱富贵依然坚持自己就是打算搞二十五万公顷的农垦规划设计,而且该地区气候接近淮河流域。

    这让余春林一度认为这个姓朱的在耍自己。

    不过账户显示3万元设计定金到账之后,余春林改变了想法。

    要么这人是个钱多没处花的傻子,要么他就是用某些手段在非洲或者南美搞到了许多土地。

    但这些都不关键,对方许诺的总金额高达十万元的设计费是实实在在的。

    本着傻子的钱也是钱的想法,余春林果断接下了这笔业务。

    朱富贵可不管对方的震惊,反正他也不可能顺着网线来咬自己。

    实际上两人之间连网线都没有。

    不过小心起见朱富贵还是刻意隐瞒了自己所规划的农垦基地的位置,而是以气候接近的淮河流域作为范例。

    而且朱富贵传过去的资料也是经过修改的,将一些标志性的山川水文进行了挪移和拼接,这样的话余春林做出的设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