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6章 宫中缺粮

李世民偷了个懒,并没有在下朝后召见其他大臣商议国事。由于天下太平诸事渐少,不痛不痒的事都由宰相处理了,他这个做皇帝的也乐得清闲。

    四处雪白一片,李世民带着长孙皇后在后花园散步赏雪,其他嫔妃、宫女、宦官呼呼啦啦的跟了几百人在后面,一个个小心翼翼的随时准备听从皇帝的各种安排。

    “观音婢,治儿已经三岁了,是应该给他找老师了,你觉得满朝之中谁更合适?”

    “谁合适陛下难道不清楚吗?满朝文武谁更有才学,陛下应该比臣妾更清楚才对!”

    “朕这不是跟你商量的吗?”

    “陛下既然这样问,那臣妾就说了,如果说错了,陛下可不准生气。”

    “哈哈哈,难道观音婢觉得朕是这般小气的人吗?但说无妨!”

    “按才学来说,李纲当属第一,但他已是太子的老师。虞世南当属第二,但他已是蜀王的老师……”

    “观音婢,这个第一、第二之说还有待商榷。”

    长孙皇后也是冰雪聪明之人,经李世民这么一提醒,她立马明白过来。她是大唐的皇后,这种话要是传了出去立马会遭到各家学派的批评。

    “按臣妾说呀,治儿的老师就不要找那些只教经史子集的大儒了,应找一个有才学又不按常理办事的人来教。既能教些新颖的书给他,也能让他懂得身为皇子也要自食其力的道理。”

    “嗯,你说的不错,将来由太子继承大统,他们这些兄弟也要靠自己才行。虽说他们日后有封地供养,衣食无忧,但世事无常,万一百姓入不敷出,他们又不会一技之长,这就麻烦了。”

    “陛下说哪里话?你又开始杞人忧天了。如今国富民强天下太平,百姓又怎能入不敷出呢?”

    “观音婢呀,有些事情你并不了解,并不是朕杞人忧天。虽说现在天下太平,百业繁盛,但可收得税却是五花八门,反而铜钱渐少了。前两年攻灭东突厥时就有许多大臣的薪奉发不出来,就这样一拖再拖,拖到今年才缓过劲来。而百姓表面上看是富裕,但实际上只能够温饱而已,他们手上也没有多少钱粮来交赋税,国库的支出压力非常大。如若再有战事,国库肯定要耗空了,天下还有众多百姓需要钱粮去救济,还要治理黄河,防卫边患,仅这两项就是一项不菲的支出。朕还想多赏赐一些钱帛给大臣,只是思虑再三还是不敢封赏,生怕这一赏赐下去又将一年的国库耗空了。”

    “若是这样,何不酌情增加赋税?这样既可以收到更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