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章 拍卖所得的去处

子了。

    赵兴继续解释:“而城外的那些田地,佃给了一百多户百姓,如果我们将这些田产发卖,有能力购买的,只能是那些大户。万岁,您也知道,大明土地兼并已经太严重了,您也为此深忧,如果我们每次将贪官的田产再发卖给那些大户,这不是在助长土地兼并吗?而这些田产被大户兼并了,还会让这一百多户,七八百口失去生计。这就是隐患啊。”

    崇祯闻听,呆呆的坐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王承恩欢喜的一拍手:“那就收入皇庄。”

    还没等崇祯表态,赵兴嘿嘿一笑:“难道皇庄每年赔进去的钱还少吗?”

    这正击中了现在财政窘迫,抠紧每一文钱的崇祯痛处。

    现在的皇庄,不再是皇室的钱袋子,而是皇室内帑的包袱。之所以会是这样,还不是分管皇庄的大小太监头无限贪污苛刻佃农的结果?

    “既然不能发卖,又不能收进皇庄,爱卿以为当如何?”崇祯不解的询问。

    赵兴回禀道:“依照臣法,就将这些土地,直接收为锦衣卫托管,然后直接收取承包费,这样,王公公只拿现银,岂不两便?”这就是后世的承包制度,非常优越的。

    为什么要锦衣卫托管呢,还不是一来给锦衣卫划拉点资产,让骆养性开心,二来你崇祯也别想拿这些土地赏赐给什么皇亲国戚再行兼并。

    骆养性闻听,当时眼睛一亮,立刻向崇祯保证:“臣每亩每年向皇上上缴三钱银子,如此,既体现皇上对百姓的体恤爱护,又能多少给内帑些收入。”

    三钱银子不多,按照现在的地租状况,锦衣卫还能在佃户身上弄个两钱银子,看着不多,但打贪官若是一直这么打下去,不出两三年,那就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啊。

    看着入了自己套而跃跃欲试的骆养性,赵兴欣慰及了。

    对于这点小钱,崇祯没看在眼里,但对能依旧让百姓耕作,他倒是非常欢喜的。崇祯,其实在本质上是一个非常爱民的皇帝。

    说到了钱,崇祯的脸上立刻就有了笑容:“爱卿,为什么估价六十万,却可以做到百万?”

    赵兴笑着一指热闹的拍卖场景:“万岁,首先,郭先生的评估是按照文物产地计算的,是低估了的。”

    骆养性点头,笑着对崇祯解释:“自古山陕出古董,全国大部分商周汉唐古董都从那里贩运过来的,价格低也就不足为奇。”

    崇祯叹息一声:“商周汉唐,多么恢宏的文化王朝啊,想一想就让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