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做丝毫抵抗便欲举荆州全境投奔曹操,而令驻军樊城、新野一带的刘备反而腹背受敌。
基于此等情况下,刘备方才弃守新野、樊城,南下逃亡。
在这之间,诸葛亮还建议刘备取襄阳,灭刘琮,将之据为己有。
可刘备却依然并未接受。
实际上,若此时刘备应允,攻克襄阳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因为,自古以来,人心向背永远比城池的防御远远重要。
而刘备身在荆州七载,仁义爱民的名声早已是妇孺皆知。
所谓的“携民渡江”是拿民当挡箭牌,这个黑点无论怎么看都站不住脚。
首先,刘备这是在逃命,不是游山玩水,为何要带着十余万百姓拖累行军速度?
刘备最初的战略是进驻南郡的江陵,以获得此地的军需。
而襄樊与江陵之间路途约莫三四百里左右。
若论正常的急行军,不过三四日便可抵足江陵,又何至于被曹军在长坂坡追上。
要知道,刘备南撤之时,曹军还在南阳境内呢。
若他真的不带丝毫的百姓撤离,等曹操亲抵襄阳在携部追击,岂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另外一方面,荆州十余万百姓并不是刘备征召起来的,而是在一路的逃亡下,陆续加入进来的,诸民众皆信赖他的仁义,而自愿相随。
须知,华夏的乡土观念何其严重,不到迫不得已之际,百姓们又如何会选择背井离乡呢?
此处,亦是再度论证了刘备乃仁义之主。
其三,就更是扯淡了,为了黑而黑。
刘备投靠众诸侯与吕布行径一样?
刘备有迫害过谁(除了刘璋),像吕布那样恩将仇报了,夺其城池了?
如果说得极端一点,二流反目成仇,还是刘璋先动手,刘备不过是自卫反击罢了!
当然,这一点也算是刘备做的有些不厚道,第一次以枭雄的姿态去争夺益州归属。
总结就是一句话:刘备乃仁义之主,好人与坏人是无法用来衡量君主的。
……
一席话落。
纵然是面对着徐州诸士的一力附议,刘备却依然不为所动。
“还望使君另做打算,但凡使君身处徐州一日,备绝不会遥领徐州。”
望着刘备流露出坚毅的眼神,坚铮地说罢以后,便向陶谦已经诸士辞行,遂领关、张二人缓缓离去。
瞧着刘备
基于此等情况下,刘备方才弃守新野、樊城,南下逃亡。
在这之间,诸葛亮还建议刘备取襄阳,灭刘琮,将之据为己有。
可刘备却依然并未接受。
实际上,若此时刘备应允,攻克襄阳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因为,自古以来,人心向背永远比城池的防御远远重要。
而刘备身在荆州七载,仁义爱民的名声早已是妇孺皆知。
所谓的“携民渡江”是拿民当挡箭牌,这个黑点无论怎么看都站不住脚。
首先,刘备这是在逃命,不是游山玩水,为何要带着十余万百姓拖累行军速度?
刘备最初的战略是进驻南郡的江陵,以获得此地的军需。
而襄樊与江陵之间路途约莫三四百里左右。
若论正常的急行军,不过三四日便可抵足江陵,又何至于被曹军在长坂坡追上。
要知道,刘备南撤之时,曹军还在南阳境内呢。
若他真的不带丝毫的百姓撤离,等曹操亲抵襄阳在携部追击,岂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另外一方面,荆州十余万百姓并不是刘备征召起来的,而是在一路的逃亡下,陆续加入进来的,诸民众皆信赖他的仁义,而自愿相随。
须知,华夏的乡土观念何其严重,不到迫不得已之际,百姓们又如何会选择背井离乡呢?
此处,亦是再度论证了刘备乃仁义之主。
其三,就更是扯淡了,为了黑而黑。
刘备投靠众诸侯与吕布行径一样?
刘备有迫害过谁(除了刘璋),像吕布那样恩将仇报了,夺其城池了?
如果说得极端一点,二流反目成仇,还是刘璋先动手,刘备不过是自卫反击罢了!
当然,这一点也算是刘备做的有些不厚道,第一次以枭雄的姿态去争夺益州归属。
总结就是一句话:刘备乃仁义之主,好人与坏人是无法用来衡量君主的。
……
一席话落。
纵然是面对着徐州诸士的一力附议,刘备却依然不为所动。
“还望使君另做打算,但凡使君身处徐州一日,备绝不会遥领徐州。”
望着刘备流露出坚毅的眼神,坚铮地说罢以后,便向陶谦已经诸士辞行,遂领关、张二人缓缓离去。
瞧着刘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