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朕有意让晋王出任此职,众卿家以为如何?”
耶律隆佑说:“皇上,早该如此了,晋王才能出众,接任政事令,当仁不让。”
张俭明白耶律隆绪的心思,说:“晋王接任政事令之职,固然是好,只是晋王现在身兼多职,既是兵马大元帅,又是南京留守,再任政事令,军政大事繁杂,只怕忙不过来。”
很快有人明白皇上的心思,便附和道,说:“张大人说的是,臣觉得可以让一个人出任南京留守,替晋王分担一些事物,如此,也让晋王减轻一些负担。”
耶律隆绪点头道:“说的有道理,朕听说晋王最近身体也有些不好,负担太重,会吃不消的,可以让出留守一职,只是谁可以接替此任?”
张俭说:“晋王久任南京留守之职,想必心里有候选之人,皇上可以问一问晋王。”
耶律隆绪想了一会儿,笑了,说:“张卿家说得对,就请张大人去一趟南京,问一问晋王,南京留守就由晋王决定了。”
耶律隆庆一向与王继忠相交深厚,王怀玉又在他身边办事,才华出众,对他尊敬有加,接到皇上旨意,毫不犹豫地推荐王怀玉接替南京留守。
张俭故作惊讶,说:“王怀玉年纪尚轻,怕担不得此任。”
耶律隆庆说:“有何担不得的?我看南京留守非王怀玉莫属,莫说皇上有意让人出任此职,皇上就是没有这个心思,我已经做好了推荐王怀玉出任南京留守的打算。”
张俭说:“为何南京留守非王怀玉莫属?”
耶律隆庆说:“南京是辽宋边界之地,事关两国和平大计,辽宋两国和约是楚王一手签定的,王怀玉为了两国和平,不惜毁掉大好前程和大好姻缘,回到契丹,为的就是让和平继续下去,由他出任南京留守,必然会使两国和平持久,化解矛盾,平息纠纷,避免冲突。由他出任我放心。”
张俭大笑起来,说:“晋王与皇上真是心息相通,和皇上想的一模一样。”
耶律隆庆笑道:“那还犹豫什么?下旨让王怀玉上任吧。”
张俭拿出早已拟好的旨意,当众宣读了。
耶律隆庆为王怀玉专门举办了一个入职欢迎仪式,王怀玉的腿伤才刚刚好,走路一瘸一拐的。耶律隆庆不顾身份迎出府衙,拉着王怀玉的手进入衙门,亲手将南京留守的大印交到王怀玉手中。
王怀玉拿着大印,甚是惶恐,并不是因为受到晋王如此高的礼遇,而是,出任南京留守。
晋王满怀期
耶律隆佑说:“皇上,早该如此了,晋王才能出众,接任政事令,当仁不让。”
张俭明白耶律隆绪的心思,说:“晋王接任政事令之职,固然是好,只是晋王现在身兼多职,既是兵马大元帅,又是南京留守,再任政事令,军政大事繁杂,只怕忙不过来。”
很快有人明白皇上的心思,便附和道,说:“张大人说的是,臣觉得可以让一个人出任南京留守,替晋王分担一些事物,如此,也让晋王减轻一些负担。”
耶律隆绪点头道:“说的有道理,朕听说晋王最近身体也有些不好,负担太重,会吃不消的,可以让出留守一职,只是谁可以接替此任?”
张俭说:“晋王久任南京留守之职,想必心里有候选之人,皇上可以问一问晋王。”
耶律隆绪想了一会儿,笑了,说:“张卿家说得对,就请张大人去一趟南京,问一问晋王,南京留守就由晋王决定了。”
耶律隆庆一向与王继忠相交深厚,王怀玉又在他身边办事,才华出众,对他尊敬有加,接到皇上旨意,毫不犹豫地推荐王怀玉接替南京留守。
张俭故作惊讶,说:“王怀玉年纪尚轻,怕担不得此任。”
耶律隆庆说:“有何担不得的?我看南京留守非王怀玉莫属,莫说皇上有意让人出任此职,皇上就是没有这个心思,我已经做好了推荐王怀玉出任南京留守的打算。”
张俭说:“为何南京留守非王怀玉莫属?”
耶律隆庆说:“南京是辽宋边界之地,事关两国和平大计,辽宋两国和约是楚王一手签定的,王怀玉为了两国和平,不惜毁掉大好前程和大好姻缘,回到契丹,为的就是让和平继续下去,由他出任南京留守,必然会使两国和平持久,化解矛盾,平息纠纷,避免冲突。由他出任我放心。”
张俭大笑起来,说:“晋王与皇上真是心息相通,和皇上想的一模一样。”
耶律隆庆笑道:“那还犹豫什么?下旨让王怀玉上任吧。”
张俭拿出早已拟好的旨意,当众宣读了。
耶律隆庆为王怀玉专门举办了一个入职欢迎仪式,王怀玉的腿伤才刚刚好,走路一瘸一拐的。耶律隆庆不顾身份迎出府衙,拉着王怀玉的手进入衙门,亲手将南京留守的大印交到王怀玉手中。
王怀玉拿着大印,甚是惶恐,并不是因为受到晋王如此高的礼遇,而是,出任南京留守。
晋王满怀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