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个大哥求情,他从小就很贪婪,臣曾很多次劝说他,他都没有听进去,这可能与他脑子受了伤有关系。再就是小时候家里穷,人口多,经常挨饿,,所以,养成了贪财的毛病。”
萧绰说:“朕知道他在察割之乱受了伤,那是替先帝挨的打,先帝跟朕经常提起他,说要不是韩德源,先帝的性命都不保了,这份恩情朕也记得。但是,朕刚刚任命了一批人巡查各地,整顿吏治,皇上又锐意革除陋习,严肃法纪,韩德源这么做,叫朕如何处理?”
韩德让说:“该怎么处理就这么处理,人有私情,国法无私,愿太后秉公办理。”
萧绰说:“好了,朕知道你的意思了,这里还有一份奏折,你也看看。”
韩德让拿过奏折看了看,没说什么就递给了萧绰。
萧绰叹道:“常言道‘一娘生九子,九子九个样。’果然如此,你们兄弟五人性情真的迥然不同啊。”
韩德让也感叹道:“不错,我们兄弟性格的确不一样,这个老五德凝性格最好,谨慎,实在,最让父母省心,尤得父母喜爱;大哥德源脑子笨,贪婪,视财如命,臣最担心他了;老三德威性情刚烈耿介不群,也不是省心的;老四德崇少年老成,沉稳持重,但倔强好胜,顾小节而失大义,令臣没想到的他最终却做了一件大事,成就了大义。”
萧绰脸上露出痛苦的神情,心潮起伏,好一会儿,才说:“你说的都对,那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韩德让说:“臣是最无用的。”
萧绰笑了笑,也不反驳,说:“你看韩德凝怎么处置?”
韩德让说:“既然广德的百姓挽留他,就让他留在广德,顺从民意。”
萧绰说:“朕本想擢拔他来上京任职,但他在广德干得很好,老百姓不愿他走,下去巡查的人也说他有惠政,一方宴然。但朕若顺从了民意,可不是委屈了韩德凝。”
韩德让说:“德凝不是一个贪图高官厚禄的人,何来委屈?”
萧绰说:“好吧,那就让韩德凝再在广德干两年。”
说完这些话,二人都静坐着,相顾无言,谁也不知道说什么。
最后,还是萧绰开口说:“你还好吧?”
韩德让抬了抬手,说:“好,好得很。”
之后,二人又没有什么说的了。自从赵宗媛到了韩德让那里,二人见面除了谈政事,几乎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往往是一开口就觉得自己在说废话,而且显得矫情。这种状况深深地折磨着二人
萧绰说:“朕知道他在察割之乱受了伤,那是替先帝挨的打,先帝跟朕经常提起他,说要不是韩德源,先帝的性命都不保了,这份恩情朕也记得。但是,朕刚刚任命了一批人巡查各地,整顿吏治,皇上又锐意革除陋习,严肃法纪,韩德源这么做,叫朕如何处理?”
韩德让说:“该怎么处理就这么处理,人有私情,国法无私,愿太后秉公办理。”
萧绰说:“好了,朕知道你的意思了,这里还有一份奏折,你也看看。”
韩德让拿过奏折看了看,没说什么就递给了萧绰。
萧绰叹道:“常言道‘一娘生九子,九子九个样。’果然如此,你们兄弟五人性情真的迥然不同啊。”
韩德让也感叹道:“不错,我们兄弟性格的确不一样,这个老五德凝性格最好,谨慎,实在,最让父母省心,尤得父母喜爱;大哥德源脑子笨,贪婪,视财如命,臣最担心他了;老三德威性情刚烈耿介不群,也不是省心的;老四德崇少年老成,沉稳持重,但倔强好胜,顾小节而失大义,令臣没想到的他最终却做了一件大事,成就了大义。”
萧绰脸上露出痛苦的神情,心潮起伏,好一会儿,才说:“你说的都对,那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韩德让说:“臣是最无用的。”
萧绰笑了笑,也不反驳,说:“你看韩德凝怎么处置?”
韩德让说:“既然广德的百姓挽留他,就让他留在广德,顺从民意。”
萧绰说:“朕本想擢拔他来上京任职,但他在广德干得很好,老百姓不愿他走,下去巡查的人也说他有惠政,一方宴然。但朕若顺从了民意,可不是委屈了韩德凝。”
韩德让说:“德凝不是一个贪图高官厚禄的人,何来委屈?”
萧绰说:“好吧,那就让韩德凝再在广德干两年。”
说完这些话,二人都静坐着,相顾无言,谁也不知道说什么。
最后,还是萧绰开口说:“你还好吧?”
韩德让抬了抬手,说:“好,好得很。”
之后,二人又没有什么说的了。自从赵宗媛到了韩德让那里,二人见面除了谈政事,几乎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往往是一开口就觉得自己在说废话,而且显得矫情。这种状况深深地折磨着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