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九、嘉定作坊(中)

了一眼,点点头。

    两个作坊之间是可以同时十匹马车行驶的大道,方便行人及马车出入。

    其它整个区域也是大道,各个区域都是翠竹、黄桷树、松树等。

    在大道与作坊之间还有宽三尺花坛,中间栽种松树。

    这哪里是作坊,如果有池子或者小湖,差不多就是就是游乐园。

    文人暗暗点头,他们最喜欢就是味道。

    阳武不禁感叹:“这里无案牍,倒是吟诗作词的好去处。”

    余玠与朱文炳有些皱眉,四处打量,问道:“平儿,如此奢侈,慌怕增加不少成本吧?”

    赵平急忙上前说道:“匠人在这里做事也非常辛苦,白天黑夜三班不停忙碌。为了不影响他们做事,给一个优雅的环境,有利于解除他们疲惫。”

    余玠与朱文炳两人互相看了一眼,不解问道:“什么叫做白天黑夜三班忙碌?”

    赵平解释说道:“主要是酒要发酵,他们必须在晚上经常起来观察发酵的温度与火候。如果温度低了高了都不行,发酵不成功,出酒率低。”

    没有法子,这个时候没有温度计,完全依靠老师傅来掌握火候。

    他们通过长期摸索,有整套经验,凭着手感就知道火候如何。

    唐毅记录了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对这个非常感兴趣,问道:“这个最佳火候与温度多少才适合?”

    赵平打量他一眼,这个本来是秘密,一般是不会公开。但是他是主簿,还是要说说。

    赵平想了想说道:“这个温度与人体差不多。”

    其实发酵是一种酵母细菌,它最适合温度也是三十六度,与人体温度差不多。

    不过,由于每人感觉不一样,所以要掌握这个火候,必须要有丰富经验才行。

    这些掌握火候的关键环节,都是赵家庄酒坊的人。

    其它想学,可能很长时间难以学会,特别是高温季节不然就会烧死细菌,发酵当然失败。

    当然,发酵的原理是什么,赵平绝对不会告诉他们。

    其实告诉他们也不明白,什么是细菌,众人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酒作坊在左边,是长达三十丈的一排建筑。

    制作的过程就是从头到尾一条线,从原料、挑选、清洗、粉碎、煮熟、摊凉、发酵、蒸馏、冷却、出酒、贮存一条线。

    赵平在前面带头,亲自针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解说。

    唐毅是主簿,出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