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山,静室。
杨逸催动符箓五转,雨过天晴,那道紫符终于燃烧殆尽,化作飞飞。行天象之法,损耗极大,以人仙之体也有些支撑不住。
而此时,他正坐在静室中,梳理此次行法的感悟。
祈雨五转符,就这一道,用完就没了。他虽然知道画符技巧,但其中蕴含的道法原理,一直没有参悟,暂时不可复制。
不过呢,收获也非常多。
首先,他摸索出了一点祈雨的规律。所谓祈雨,不是去掌控天象,而是去感应天象。天象也属自然,自然就是道,修士的终极目的,便是天人合一。
所以没有掌控这回事,你说控制风雨雷电,移山倒海,不是这样的。
古修讲究天人交感,你的修为够了,本身就会产生某种感应,再凭借这种感应去融合自然,去同调,去沟通,不存在主从关系。
就像刚才,那符箓的力量先往里走,体内五行之气变化,外界五行之气才跟着变化。符箓与修士都是一种媒介,作为交感的桥梁。
咦?
杨逸猛然一震,小楠修雷法,将来是不是也得感应雷霆,再反馈自身,然后越来越威势煌煌,雄居上位,万年镇压……
咝!不敢想,不敢想。
其次,就是传说中的神。
他经过亲身体验,基本可以确定,什么立誓表文、召降神表文以及八宝蜡烛之类,都应是一种营销包装。
真正有用的是咒,比如他念的祈雨咒:“吾召水神,壁生雨。箕豹起,亢蛟舞……”
这两句话,就包括了四个神:
壁水貐,二十八宿之一,北方七宿之第七宿。
箕水豹,东方七宿第七宿。
亢金龙,东方七宿之第二宿。
角木蛟,东方七宿之首。
既然能降下雨来,就说明法咒管用,那进而就能证明,世间真的有神么?
“……”
杨逸摇摇头,自己施法的时候,并没有感受到“神威降临”的存在,那神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已经能证明,夏国那些神话传说,大多是体系包装。
比如张道陵、葛玄、许逊和萨守坚四大天师,他们往往被称作天庭之神,即得道后升入天庭,被委任天官。
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都是修仙人,或者神仙,或者地仙,飞升后逍遥天地,不知何处去了。
再如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神仙谱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