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知道孙可望如今已是歧途路远,但定国仍希望他能够幡然醒悟,以大局为重,与自己合力抗清,共辅大明。
为此,定国再度向永历帝提出了与孙可望和解的建议,永历帝当即表示同意,并将此事全权交给文秀办理。
文秀受命之后不敢怠慢,立刻回到府中,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于是来到书房桌案前,咬破手指,血书一封,命人即刻送往贵阳面呈孙可望,希望能够动之以情,劝其回心转意。
可惜孙可望自恃兵多将广,就连永历帝都不放在眼里,更别说定国和文秀这两位曾经的异姓兄弟了,因此回信十分傲慢无礼,定国的良苦用心再次付诸东流。
此事暂且不提,但说定国自跟随张献忠起事,便亲手创建了龙骧营,进入云南后,他又在龙骧营的基础上扩编成了天威营,此两营骨干多由大西军当年的老兄弟组成,是为中军之左右两翼,堪称精锐中的精锐,其中更是以祁三升统率的龙骧营战力最为彪悍。
待至定国东征两粤,祁三升奉孙可望之令改镇遵义,遂与定国分道扬镳。现如今,定国见驻防云南的兵力捉襟见肘,不禁想起了祁三升的这支精锐,立即派人前往檄调该部返回云南。不料孙可望竟也打起了龙骧营的主意,双方使者几乎前后脚抵达了遵义。
见此情形,祁三升当即召集全军将士,慨然言道:“诸位弟兄,秦王与晋王虽皆是吾之旧主,然晋王尊奉朝廷于滇都,吾等做官做事,只有跟着朝廷方有实效,故本将决议,遵晋王之檄调,返回云南,诸位以为如何?”
龙骧营将士大多都是定国的旧部,听说要返回云南接受定国的号令,自是欢呼雀跃,齐声高呼道:“惟将军令!”
在统一了全军将士的意见后,祁三升立刻拒绝了孙可望的征调,并将他派来遵义的使者乱棍轰出城去。紧接着便拔营起寨,率领两万龙骧营将士,向着云南方向而去。
使者狼狈逃回贵阳向孙可望禀报,孙可望闻讯大发雷霆,迅速派遣精锐兵马前去拦截。
祁三升率部且战且走,接连击退了秦军多次袭击,并于当年十月辗转回到了滇都。永历帝得知祁三升克服万难,率部来归,自是十分高兴,当即下诏,封祁三升为威宁伯,其所部将士亦多有封赏。
至腊月间,为了进一步扩大战略纵深,定国决定派兵重返四川,由于文秀曾多次在四川用兵,对川中地形了如指掌,定国遂以文秀为帅,前往经略川南,打算以此作为根据,徐图反攻湖广、两粤,进而与郑成功联合,北取中
为此,定国再度向永历帝提出了与孙可望和解的建议,永历帝当即表示同意,并将此事全权交给文秀办理。
文秀受命之后不敢怠慢,立刻回到府中,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于是来到书房桌案前,咬破手指,血书一封,命人即刻送往贵阳面呈孙可望,希望能够动之以情,劝其回心转意。
可惜孙可望自恃兵多将广,就连永历帝都不放在眼里,更别说定国和文秀这两位曾经的异姓兄弟了,因此回信十分傲慢无礼,定国的良苦用心再次付诸东流。
此事暂且不提,但说定国自跟随张献忠起事,便亲手创建了龙骧营,进入云南后,他又在龙骧营的基础上扩编成了天威营,此两营骨干多由大西军当年的老兄弟组成,是为中军之左右两翼,堪称精锐中的精锐,其中更是以祁三升统率的龙骧营战力最为彪悍。
待至定国东征两粤,祁三升奉孙可望之令改镇遵义,遂与定国分道扬镳。现如今,定国见驻防云南的兵力捉襟见肘,不禁想起了祁三升的这支精锐,立即派人前往檄调该部返回云南。不料孙可望竟也打起了龙骧营的主意,双方使者几乎前后脚抵达了遵义。
见此情形,祁三升当即召集全军将士,慨然言道:“诸位弟兄,秦王与晋王虽皆是吾之旧主,然晋王尊奉朝廷于滇都,吾等做官做事,只有跟着朝廷方有实效,故本将决议,遵晋王之檄调,返回云南,诸位以为如何?”
龙骧营将士大多都是定国的旧部,听说要返回云南接受定国的号令,自是欢呼雀跃,齐声高呼道:“惟将军令!”
在统一了全军将士的意见后,祁三升立刻拒绝了孙可望的征调,并将他派来遵义的使者乱棍轰出城去。紧接着便拔营起寨,率领两万龙骧营将士,向着云南方向而去。
使者狼狈逃回贵阳向孙可望禀报,孙可望闻讯大发雷霆,迅速派遣精锐兵马前去拦截。
祁三升率部且战且走,接连击退了秦军多次袭击,并于当年十月辗转回到了滇都。永历帝得知祁三升克服万难,率部来归,自是十分高兴,当即下诏,封祁三升为威宁伯,其所部将士亦多有封赏。
至腊月间,为了进一步扩大战略纵深,定国决定派兵重返四川,由于文秀曾多次在四川用兵,对川中地形了如指掌,定国遂以文秀为帅,前往经略川南,打算以此作为根据,徐图反攻湖广、两粤,进而与郑成功联合,北取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