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帝忠心耿耿,竟当场就表示了拒绝。
马吉翔怀恨在心,遂将此事密报孙可望,孙可望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将古其品押解至贵阳,杖毙于秦王宫前广场。
这时,孙可望又接到了张应科送来的引荐信函,他正好也需要有人在永历帝身边充当耳目,于是立刻上书永历帝,表奏马吉翔为文安侯掌戎政事,司礼监太监庞天寿提督勇卫营。
同时又札谕书马、庞二人云:“凡朝廷内外机务,惟执事力为仔肩,若有不法臣工,一听戎政、勇卫两衙门参处,以息其纷嚣。”
面对孙可望的上书,永历帝哪敢有一点反对的意见,毫不犹豫就表示了同意,并按照孙可望的安排给马吉翔和庞天寿二人升了职。
从此以后,但凡是有关于孙可望的提请,二人无不在朝中争相呼应,颇为卖力。
见马、庞二人居然明目张胆的勾结孙可望,内阁首辅吴贞毓自是气愤不已。然而此时,整个永历朝廷的命运全都完全掌控在孙可望手中,他不敢将矛头直指孙可望,只能联合吏科给事中徐极、兵部武选司员外林青阳、主事胡士瑞、职方司主事张镌、工部营缮司员外蔡縯等一干帝党成员前来府中商议应对之策。
待众人聚齐,吴贞毓顾不上寒暄,当即开门见山地说道:“庞天寿、马吉翔二贼当初在肇庆时便怙宠弄权,以致楚、粤不保,銮舆播迁。今日二贼非但不悔其之罪,反倒包藏祸心,称臣于秦贼,使圣上孤立,百官寒心。事已至此,我辈若再畏缩不言,岂不是有负国恩,又有何面目立于朝堂之上?”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于是回头各自上疏参劾马吉翔和庞天寿二人的罪状。
永历帝本就对马、庞二人与孙可望勾结之事深感不满,趁此机会他立即召集群臣,欲治二人之罪。马吉翔和庞天寿闻讯惊惧不已,慌忙急入内廷向太后求救。见二人痛哭流涕的模样,太后一时心软,点头答应为他们求情。永历帝不敢违逆太后的意思,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正当安龙朝堂上闹得鸡犬不宁的时候,孙可望在贵阳逐步加快了篡位的步伐,他日夜与心腹谋划永历帝禅位之事,一面令方于宣为其定仪立制,一面把张献忠和自己的祖父的牌位也搬进了太庙,立于明太祖左右,甚至打算改国号为后明。
不久后,孙可望更是得寸进尺,肆无忌惮地将在贵州避难的明朝宗室悉数斩尽杀绝。
噩耗传至安龙,永历帝痛心不已,慑于孙可望的步步紧逼,他愈发感觉事态紧急,遂与中宫张福禄、全为国二人密
马吉翔怀恨在心,遂将此事密报孙可望,孙可望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将古其品押解至贵阳,杖毙于秦王宫前广场。
这时,孙可望又接到了张应科送来的引荐信函,他正好也需要有人在永历帝身边充当耳目,于是立刻上书永历帝,表奏马吉翔为文安侯掌戎政事,司礼监太监庞天寿提督勇卫营。
同时又札谕书马、庞二人云:“凡朝廷内外机务,惟执事力为仔肩,若有不法臣工,一听戎政、勇卫两衙门参处,以息其纷嚣。”
面对孙可望的上书,永历帝哪敢有一点反对的意见,毫不犹豫就表示了同意,并按照孙可望的安排给马吉翔和庞天寿二人升了职。
从此以后,但凡是有关于孙可望的提请,二人无不在朝中争相呼应,颇为卖力。
见马、庞二人居然明目张胆的勾结孙可望,内阁首辅吴贞毓自是气愤不已。然而此时,整个永历朝廷的命运全都完全掌控在孙可望手中,他不敢将矛头直指孙可望,只能联合吏科给事中徐极、兵部武选司员外林青阳、主事胡士瑞、职方司主事张镌、工部营缮司员外蔡縯等一干帝党成员前来府中商议应对之策。
待众人聚齐,吴贞毓顾不上寒暄,当即开门见山地说道:“庞天寿、马吉翔二贼当初在肇庆时便怙宠弄权,以致楚、粤不保,銮舆播迁。今日二贼非但不悔其之罪,反倒包藏祸心,称臣于秦贼,使圣上孤立,百官寒心。事已至此,我辈若再畏缩不言,岂不是有负国恩,又有何面目立于朝堂之上?”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于是回头各自上疏参劾马吉翔和庞天寿二人的罪状。
永历帝本就对马、庞二人与孙可望勾结之事深感不满,趁此机会他立即召集群臣,欲治二人之罪。马吉翔和庞天寿闻讯惊惧不已,慌忙急入内廷向太后求救。见二人痛哭流涕的模样,太后一时心软,点头答应为他们求情。永历帝不敢违逆太后的意思,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正当安龙朝堂上闹得鸡犬不宁的时候,孙可望在贵阳逐步加快了篡位的步伐,他日夜与心腹谋划永历帝禅位之事,一面令方于宣为其定仪立制,一面把张献忠和自己的祖父的牌位也搬进了太庙,立于明太祖左右,甚至打算改国号为后明。
不久后,孙可望更是得寸进尺,肆无忌惮地将在贵州避难的明朝宗室悉数斩尽杀绝。
噩耗传至安龙,永历帝痛心不已,慑于孙可望的步步紧逼,他愈发感觉事态紧急,遂与中宫张福禄、全为国二人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