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再推辞,笑着说道:“既然天命难违,以后老子称西王就是!”
等到众人起身,汪兆龄继续说道:“今岁六月二十三日是为黄道吉日,可定于此日举行西王登位大典!”
见大家都没有异议,张献忠点头允准,众人亦是欢欣鼓舞,各自分头筹备去了。
到了六月二十三日,张献忠正式改楚王府为西王府,升殿接受群臣朝贺,并立两面大旗于西王府前,上书:天与人归、招贤纳士。又在各城门前另树两面大旗,曰:天下安静、威震八方。
随即改武昌府为天授府,江夏县为上江县,正式启用西王之宝布告安民,同时依明旧制,设六部、五军都督府及五城兵马司。
以汪兆龄为右丞相,兼吏部尚书,徐以显为左丞相,兼刑部尚书,王志贤为户部尚书,潘绰为礼部尚书,周文江为兵部尚书,王应龙为工部尚书;
张其在为前军都督,狄三品为水军都督,张四虎为中军都督,其余主要将领皆为总兵、副将。
另在所占各州县派遣地方官员,其中李时荣为湖广巡抚,谢凤洲为武昌兵备道,肖彦为分巡道,陈驭六为提学道,周综文为天授府知府,沈会霖为汉阳知府,黄元凯为黄州知府,张以敬为黄州通判。不久李时荣暴病身死,谢凤洲遂升任湖广巡抚。
同时改西营为大西军,派兵分守四方,封汤志为游击将军,率军四千镇守麻城,防备马士英之军;张以泽为总督,率军一万镇守蕲、黄二州,防备左良玉之军;周洪卿为水军提调,沿江搜集船只,操练水军,与狄三品共守汉阳,防备李自成之军;副将方子雄统领提塘二百人,屯于江北,随时传递军机,瞬息千里。
由于建政伊始,文官录不敷用,在徐以显的建议下,张献忠颁布西王诏,开科取士,令天授、黄州、汉阳三府二十一州县所有士子俱来赴考,若有违令不来者,皆以抗拒王命论罪。
西王诏颁布后,各府州县士子表现颇为踊跃,争相应考,等到考试那天,共到士子一千余人,张献忠于是派监军李时华为主考官。
最终年逾六旬的汉阳人陈钰高中状元,另取进士二十一人,授詹龙翔、奚鼎铉、周谷植、徐良材等为州县官,赏银数十百两不等,其余人候补空缺;还有四十八人为廪膳生,授府州县佐之职。
随着大西政权初具规模,四处来投者日众,张献忠志得意满,遂在黄鹤楼上大宴群臣,望着眼前滚滚长江水,烟波浩渺,龟蛇相峙,张献忠借着酒劲一时诗兴大发,当即对众人言道:“今日在这
等到众人起身,汪兆龄继续说道:“今岁六月二十三日是为黄道吉日,可定于此日举行西王登位大典!”
见大家都没有异议,张献忠点头允准,众人亦是欢欣鼓舞,各自分头筹备去了。
到了六月二十三日,张献忠正式改楚王府为西王府,升殿接受群臣朝贺,并立两面大旗于西王府前,上书:天与人归、招贤纳士。又在各城门前另树两面大旗,曰:天下安静、威震八方。
随即改武昌府为天授府,江夏县为上江县,正式启用西王之宝布告安民,同时依明旧制,设六部、五军都督府及五城兵马司。
以汪兆龄为右丞相,兼吏部尚书,徐以显为左丞相,兼刑部尚书,王志贤为户部尚书,潘绰为礼部尚书,周文江为兵部尚书,王应龙为工部尚书;
张其在为前军都督,狄三品为水军都督,张四虎为中军都督,其余主要将领皆为总兵、副将。
另在所占各州县派遣地方官员,其中李时荣为湖广巡抚,谢凤洲为武昌兵备道,肖彦为分巡道,陈驭六为提学道,周综文为天授府知府,沈会霖为汉阳知府,黄元凯为黄州知府,张以敬为黄州通判。不久李时荣暴病身死,谢凤洲遂升任湖广巡抚。
同时改西营为大西军,派兵分守四方,封汤志为游击将军,率军四千镇守麻城,防备马士英之军;张以泽为总督,率军一万镇守蕲、黄二州,防备左良玉之军;周洪卿为水军提调,沿江搜集船只,操练水军,与狄三品共守汉阳,防备李自成之军;副将方子雄统领提塘二百人,屯于江北,随时传递军机,瞬息千里。
由于建政伊始,文官录不敷用,在徐以显的建议下,张献忠颁布西王诏,开科取士,令天授、黄州、汉阳三府二十一州县所有士子俱来赴考,若有违令不来者,皆以抗拒王命论罪。
西王诏颁布后,各府州县士子表现颇为踊跃,争相应考,等到考试那天,共到士子一千余人,张献忠于是派监军李时华为主考官。
最终年逾六旬的汉阳人陈钰高中状元,另取进士二十一人,授詹龙翔、奚鼎铉、周谷植、徐良材等为州县官,赏银数十百两不等,其余人候补空缺;还有四十八人为廪膳生,授府州县佐之职。
随着大西政权初具规模,四处来投者日众,张献忠志得意满,遂在黄鹤楼上大宴群臣,望着眼前滚滚长江水,烟波浩渺,龟蛇相峙,张献忠借着酒劲一时诗兴大发,当即对众人言道:“今日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