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91章 羞辱大唐的农耕技术,羞辱肥沃的辽东黑土地

努力地耕耘或者是开采各种矿物,以换取粮食、布匹、肉类、蔬菜等各种生活物资。

    现如今在这辽东城周边地区,所种植下去的土豆只有十亩,玉米也差不多三十亩。

    地瓜也差不多也就是二十多亩地,还有葵花、花生,也大多是这个数量。

    程三郎相信,等到了秋收之后,所收获到的那些土豆、玉米、地瓜等各种农作物明年的播种面积,将会是今年的千倍,万倍。

    因为这些都是高产农作物,就程三郎所知道的,像土豆这玩意,只要精耕细作,再加上东北地区优质的土地条件。

    一亩地要长不出五千斤的土豆,程三郎觉得那就是在羞辱大唐优秀的农耕技术,以及羞辱肥沃的辽东黑土地。

    更是羞辱自己这位亲眼看到并且亲自参与怎么种植各种高产农作物的贫困户帮扶积极份子。

    毕竟跟那大祭祀等人沟通与交流之后,以殷商遗民那种糙到不要不要的耕作技术,都还能够差不多一亩地两千多斤的产出。

    美丽的大西南地区,特别是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贵州。

    许许多多的贫困户,都是生活在那些山沟沟中,甚至有些地方由于海拔高,连水稻都无法生长。

    就像贵州的威宁地区就很难种植水稻,所以,那些地方最优势的农作物就是土豆。

    而当地的土豆,只要严格地执行科学而又严谨的现代种植规程,平均每亩都是在四千公斤往上走。

    程三郎要求不高,毕竟这个时代没有化肥,但是有了黑土地的加持,就等于是有了纯天染无污染的优质有机肥。

    哪怕是这个时代的土豆品种没有后世牛逼,但是产量比起那殷商大陆的产出高出一倍,这应该不是做梦,而是科学而又严谨的计算。

    至于葵花、花生米、辣椒、南瓜……程三郎打量着那片辽阔的原野,脸上的笑容,像极了那些即将看到丰收景象的老农。

    不知不觉间,程三郎这才意识到,天已经黄昏,一想到李靖与马周这二位还在辽东城。

    程三郎赶紧招呼了一声之后,径直打马飞奔而去。

    #####

    李靖此刻仍旧呆在那战俘营中,这个时候,战俘营已经到了饭点。

    大批的战俘已然列队归营,有序地抄起自己的托盘,走向设立在空地上的厨摊。

    那些厨师们接过了托盘之后,开始给这些战俘配餐,两菜一汤,还有扎实的主食,足够一条壮汉吃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