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7章进行初核谈话

对她自己和孩子都好。

    俞玲眼圈红了起来,整个人看起来有些懵了,但还是不承认经济问题,反而是隔一段时间就进行申诉:“你们怎么能冤枉我啊?怎么会来欺负我这样一个可怜的女人?”

    这种幼稚的抗拒,就如同孩童对既定事实的无理撒泼。

    徐红艳照本宣科地走流程,提醒俞玲要端正态度,好好坦诚交待。

    潘柔则耐心地扮演知心大姐的角色,又劝说了俞玲一会儿。

    四个多小时的初谈,让俞玲疲惫不堪。

    当获准离开回家好好反思、再想想是否要坦诚交待时(这是一套初核谈话结束时的常规说辞,主要是麻痹尚未留置而有问题的人,防止其因绝望而采取一些过激行为),俞玲站起身,脸色惨白,整个人如同霜打的茄子般发蔫。

    潘柔和徐红艳发现,俞玲离开的背影,伛偻得像极了再也无法承受世间风浪的绝望之人。

    潘柔看了徐红艳一眼,显得有些成就感,徐红艳则附和道:“小潘,证据明确,可以留置俞玲了。”

    潘柔提请了拟立案,很快就获得批复。随后徐红艳和潘柔对俞玲采取了留置措施,俞玲被送往了市留置点,在被移交检察院前,共留置了半个月。

    留置期间,徐红艳和潘柔每天都对俞玲展开讯问“攻势”。面对心理活动“单纯”到可称为幼稚的俞玲,潘柔那“贴心人”功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潘柔从对俞玲感情道路不顺的理解,对给俞玲造成各类心理压力最终致使其心态改变的分析和共鸣,对俞玲不该抱有破罐子破摔心态而让其他人愈加看不起的不平,对俞玲不能尽到孝敬父母、教养孩子责任的批评等方面入手,把全无血色的俞玲,说得渐渐有了生气。

    说实话,原先对于潘柔只有敬畏心理的徐红艳,现在开始佩服潘柔的知识水平和谈话能力。

    徐红艳则一直一本正经地说道,如果好好坦白交代清楚全部问题和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就能争取从轻处罚。

    大概是留置第十天时,俞玲的神色开始显得从容了,眼神也从最初开始的愤怒,留置后的躲闪、羞恼,到了充满悔恨的地步。

    那天,俞玲细声细气地问道:“就我目前的问题,能判几年?”

    徐红艳回应道:“从轻处罚的话判个十年,在里面好好改造,争取减刑,最快六七年也就出来了。”

    潘柔紧接着说道:“到时候,你父母不太老,孩子也不算大,你安安稳稳地找份工作做做,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