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化危机为转机

的配套产业,比如就是官运官卖等等。

    商人从其他地区运盐至陕西售卖,这就是涉及食盐跨地区销售的问题。

    宋律规定,每个地区食盐都必须在某个官方指定的区域销售。敢私炼私盐三斤以上者死,擅自贩卖官盐至禁地十斤以上死。

    也就是说贩卖私盐三斤以上就要处死,三斤官盐也就百余钱,私盐三四十钱而已,这点罪名就要杀。

    至于跨地区销售也不行,哪怕你运的是官盐,到了不是朝廷指定销售区域卖盐,十斤以上也要处死。

    由此可见宋法之严苛到何等地步。

    贩卖一点私盐就堪称重罪,私盐贩子都是干着杀头买卖。同时禁止跨地区售官盐,也是保护地方的盐利。

    几乎就将胆敢与朝廷争利者死这几个字写在脸上了。

    但下策将这一切都被打破了。

    原先地方负责官盐的运输和销售,一旦任由商人自由支取,等于是商运商售,破坏了原先整个制度。

    也破坏了原先的财政税收制度,这个遇到的阻力和反对,比章越当初更动免役法还要大得多。

    所以被蔡京列为下策。

    章越听了蔡京这下策,首先想着这个办法可行不可行。

    章越身子靠着交椅上,手中抚摸着光滑的茶盅细细思索。

    章越处理政务二十年的经历来说,他一看便看出蔡京的下策可行。

    这是一种直觉,你要章越说什么道理,他一时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但熟练的官员就是有这种本事,下面官员奏事行与不行,计划靠谱不靠谱,他一听心底就有了判断。

    这是一种天赋,好比古代名将在战场上的一等直觉。

    我就是觉得这个地方可能有敌人的埋伏,但是你要我说什么道理,我说不出。

    放在商人身上也是一样,优秀的商人对商机有一等敏锐的直觉。

    章越在处理政务上他就有这等直觉,而在用兵上则没有,所以他注定成不了名将,却可以成为名臣。现在他一眼看出蔡京的法子,是这道题目的最优解。

    你要问章越为什么?

    章越一时答不上来,但是他可以从历史上找。如今他面对的问题,在明朝也出现过类似的。

    后来袁世振的‘纲运法’,与蔡京的解决办法都是一个路子。

    章越对蔡京道:“今为国之利多者,唯独茶与盐二者。”

    “茶盐若是商售,可以短账期,促产量,并立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