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道统之争

件事争论。

    那便是道德经第一章的一个断句,二人在书信争论个不休。

    道德经第一章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

    这里都没有问题。

    章越与王安石的分歧在下一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王安石的断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可以说王安石之前都没有人这么断句的,但王安石这么断句后,这个断句一直争论了一千年。

    因为王安石他名气大啊,而且支持王安石这么断的,还有他的老冤家司马光,苏辙。

    到底欲字在哪?

    王安石论据非常充分,他引述至庄子‘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这句话是庄子对老子思想的总结。

    王安石认为道德经的根本是讲‘清净无为’的,那么就不应该讲‘有欲’,‘无欲’这几个字,只讲‘有无’。

    章越认为王安石是错的,因为后世的论证,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道德经,也就是比现在通行本道德经更早的一个版本写的是。

    故常无欲也以观其妙。

    这句话无疑断句就断在也字的后面。

    事实证明王安石又想当然了,还带偏了后世一千年的不少读书人。后世不少道德经注释都按他这个办法。

    老子虽讲‘清净无为’,但不排斥人之‘有欲无欲’。

    故这句话意思是,通过无欲,来观事物生生,通过有欲,来观事物归处。

    要一个事物正常发展,你就不要去干涉他,如果你要干涉一个事物,就要观察他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子。

    正如章越告诫章亘的话一样,有所求,必有所得;有所学,必成性格。

    用有所学,来塑造自己,用有所求,去改变世界。

    无论是塑造自己,还是改变世界二者是相通的,因为你也是世界的一部分。

    这就是玄。

    所以人怎么可能无欲呢?老子说无欲,不是反人性呢?

    章越与王安石‘有欲无欲’和‘有无’之争意思何在?

    这是前宰相和见任宰相的‘道统’之争。

    章越已非当年的吴下阿蒙,手捧着文章去王安石家里请求斧正,用你的标准来评定我的水平。

    如今是我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批评你当年的政治。

    有无与有欲无欲之争,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