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终章 九三年(十四)

还没起步,就已经被印度和爪哇棉冲死了。

    再加上粮食问题,大顺朝廷本来也不鼓励江汉种棉,加上之前太子闹出过来湘楚米禁的事,这也确实吓人。

    故而说,江汉地区现在起步的纺织业,靠的是川楚市场、靠的是从长江运来的印度爪哇棉。

    这种情况下,假如完全打消钞关封闭子口取消国内“关税”。

    那么,你是资本家,你会选择在汉口建纺织厂,从松苏运原棉过去?还是会选择在松苏建纺织厂,把棉布卖过去?

    这,是个不需要用脑子考虑的问题。

    这么说吧。

    在呢绒时代,英国圈地放羊,羊吃人,那是有道理的。

    若是黑人已经开始在南方州吃西瓜、摘棉花,英国还去圈地种棉的话,那绝对是脑子不够用了。

    所以,在大顺打赢一战后,“棉吃人”的惨剧,就不可能在大顺内部上演了。

    大顺也绝对不可能去鼓励种棉花了——小农经济且小块土地所有制下,种棉花不简单。需要极强的组织力,去改良棉种,消灭旧棉种防止退化杂交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北洋时代,一些地方官员感叹若想改良棉种,非得等大灾之后赤地千里屯田推广才行。

    大顺不鼓励。

    小农种的那些短绒棉,在前机械时代,已经不堪商用了,因为短绒在技术不足的情况下会导致纱线韧性不足,除非用浆洗法这道麻烦工序否则是不可能做宽幅布的。

    是以,一战胜利,大顺内部的棉花种植业,就死了。

    这也是印度棉纱能够引发大顺内部手工棉布一波发展的原因。

    因为大顺在印度……还是老马的那句话,商业资本占据统治优势的地方,必然会表现出一种劫夺制。

    办的那些事,若在大顺内部办的话,早叫起义军烧了紫禁城了。

    不只是棉花。

    历史上,盛宣怀玩过一次生丝投机,最后崩盘的原因,说到底,就一句话:世界上,不是只有中国产生丝。

    这个道理放在这里也是一样的。

    轻工业的各种原材料,凭借海运优势,先发地区几乎都能拿到,而且价格都很低。

    一方面是运输成本。

    一方面是种植园和规模化生产的模式。

    还有就是殖民地之所以叫殖民地,那是因为殖民者不是去为殖民地人民服务的,而是去劫夺的。

    原材料是原材料。

    茶叶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