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终章 九三年(十)

受益者,怎么可能自己反对自己有利的“规矩”?

    理解了大顺和欧洲的矛盾,和欧洲这些东印度公司之间的可调和与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就明白此时大顺在印度引起了巨大反弹。

    既然谈矛盾。

    那就好理解了。

    松苏纺织业,和吉吉拉特纺织业,有没有矛盾?

    这矛盾,是可调和的吗?

    大顺,能不能像之前的欧洲东印度公司一样,一年从吉吉拉特这买大几百万两的棉布?

    这和道德无关。

    大顺哪个商人脑子有虫?跑苏拉特买一堆棉布,去松苏卖?

    现在的情况,就是所谓的【欲当买办而不得】。

    这是无形之手。

    而有形之手呢?

    大顺当年起义,是因为啥?

    因为没饭吃。

    所以,大顺会认可法国重农学派的粮价无需管控、无形之手政策吗?

    至少,在粮食上,是不会的、也是绝不可能的。

    尤其是,当年的太子,在湖北搞出来“米禁”风波后,对粮食问题,大顺更是相当在意。

    这里面,就必须知道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呢?

    粮食啊,其实是地里长出来的!

    而棉花呢,其实也是地里长出来的!

    多种三五斤棉花,就意味着会少收三五十斤的粮食。

    缺了粮食,就大顺这物流状况,内地地区真缺粮了,就算不考虑耗损,真运过去的时候,说不定饥民都把府衙给占了。

    故而,大顺这边的政策就很明确了。

    工商业是好的,要发展。

    棉纺织业,是大顺工商业的支柱产业,要支持。

    但还要保证粮食安全。

    那么怎么办呢?

    印度种棉花。

    那印度种棉花,岂不是意味着印度缺粮,会导致饥荒?

    那就两回事了。

    河南要是种棉花缺粮了,起义军越过黄河,说不定就把紫禁城扬了。

    那印度缺粮了,难道印度的起义军,还能翻越喜马拉雅山一路北上直冲京城?

    至于无形之手……

    只能说,在粮食问题上,法国的重农学派,刚做了个“好”榜样:别的玩意儿就无形吧,粮食这玩意儿还是悠着点吧。

    看来说,这人没饭吃会饿死,竟然是个在东西方都准确的道理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