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九八章 临别告诫(三)

 但是,历朝历代来看,这种“合法”的谋杀,必然失败。

    当地主拿出地契、买卖文书、欠债的手印,说这些都是符合神圣的私有制的时候。

    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铲平王等英杰,就会拍拍手里的刀,问:是私有制神圣?还是我的刀神圣?

    于是,在这一刻,老马说的经济学家们混为一谈的两种私有制,立刻泾渭分明。

    小农不是经济学家。

    所以小农很清楚,他们要私有制,但要的是第一种私有制。

    并且很清楚,在他们眼中,神圣的是第一种私有制,而不是私有制本身。

    或者说,小农比经济学家更清楚,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常被混为一谈的私有制。

    很多所谓经济学家说的“私有制”,实际上是“我有制”。

    私有制的精髓,不是“我有”。

    而是“处置”。

    换句话说,私有制的精髓,是我可以把我的东西卖出去,归别人所有。

    只有在私有制下,第二种私有制,才能“合法”地把第一种私有制谋杀,并在其尸体上建立起来。

    法律,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需要暴力去维护。第二种私有制的拥趸者,没有足够的力量,也不可能有足够的力量,去维护第二种私有制。

    所以,想要大顺走资这条路,需要技巧,技术。

    谋杀,是个技术活。

    而在土地兼并周期中,这种谋杀,毫无技巧。

    给人的感觉,纯粹就是一个小崽子,还没长大,就拿着刀要捅死一个壮汉。结果每每被壮汉一把夺回刀,噗嗤来上一刀,反杀。

    是以,这可能需要退一步、走两步;也可能需要退两步、走一步;甚至可能需要迂回。

    总之,壮大支持第二种私有制的力量,或者在“保护”小农的姿态下悄悄把第二种私有制的力量养大。

    小孩杀大人,必然被反杀。

    而若小孩长大、大人老了,再杀呢?

    老皇帝是历史的无意识的推动者,李欗差不多应该也是,显然他们脑子里没有一套成体系的学问,也不可能说李欗和老皇帝是站在第二种私有制,即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上去做事的。

    但是,他们的做法,也算是洞悉了大顺的经济基础。

    故而,他们恐惧小农破产、恐惧兼并加速。

    甚至于,李欗提出了要强制赎买、将地主的赎买金强制储蓄、强制投入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