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八三章 最后的闹剧(九)

   除非,显学不再是显学,而成圣学。

    否则的话……你个公爵、你个皇子亲王,成了显学的“众望所归”,你想干啥?

    这是你这个公爵,还准备再进一步,准备在大顺获封个“安顺公”?

    还是说,你这个亲王,准备把这些显学之士网罗府中,准备开天策上将军府啊?

    甚至于,再低一点,不是王公,只是士大夫。

    那你这是准备“以一人之力、而易天下之学”?准备搞《三经新义》,改科举,搞学校,以后取士皆以《三经新义》为标准答桉?

    即便说,刘玉说纯粹是学术讨论。

    但学术讨论这种事,处江湖之远,倒是行;而居庙堂之高,搞学术讨论,那就有点吓人了。

    最开始,李欗只是和刘玉谈自由贸易,眉飞色舞,甚至要搞新天下。这个,问题一点不大。

    现在,刘玉问这个,李欗就感觉到略微有些别扭了。

    他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打了个哈哈道:“此事,知难行易。”

    “昔者荆公变法,而天下乱。总不能如前人所言,荆公就是大奸臣吧?总归是为社稷着想的。”

    “如今,黄河还未修成,我看此事,日后再说。”

    “待黄河道成……如国公言:后来人、后来事。”

    “不过,是不是可以行折中之策呢?”

    折中之策、折中之策。

    这些年,大顺的政策里,最不缺的,就是折中之策。

    各种折中。

    既然说折中之策。

    那么,也就是和稀泥。

    刘玉也不必问什么叫折中之策。

    无非就是。

    既不均田。

    也不大改。

    工商发展。

    一切如常。

    而以朝廷之税收,行移民之事。

    今年移一县、明年移一州、后年移一府。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天下几百州县,百十年估计也就差毬不多了。

    李欗不必说什么是折中之策。

    刘玉却不得不问一下,看看李欗对于现实和经济的理解,到底能不能担得起一些事。

    遂道:“既说这折中之策,曾有人如此言说。”

    “所谓:征税可以与太阳吸收地球蒸气的作用进行比较,然后在雨的状态下将它们分配到所有需要水来滋润和生产的地方。而这些水,又蒸发回天上,不断循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