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六六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

推行的货币改革。

    以狂躁的对外贸易顺差、扶桑金银矿的开采为基础的,全面铜币辅币化的银本位或者金银复本位改革。

    一旦完成了这场改革,理论上,大顺朝廷手里,会有一个非常庞大的金融机构。

    而且,按照实业发展的思路。

    这个掌握在大顺朝廷手里的金融机构,理论上应该投资工商业的发展,从而达成圣西门主义所设想的工业高速发展、实业和基建有钱可用的效果。

    想法,是好的。

    但,现实呢?

    王安石的青苗法,到底是为了支持小农?还是为了国家拿到利息?

    《周礼》的放贷制度,目的是支持手工业者、市民和农民的发展?

    还是为了赚到利息?

    封建王朝,终究是封建王朝。

    青苗法在大顺这片土地上,早就死了。

    但在朝鲜国,实际上还存在着,只是换了个名字,叫“还米制”。

    封建王朝搞这一套,最终会搞成什么样?

    老马在其评价“披着圣西门的社”的拿破仑三世的政策的《评法国的动产信用公司》一文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搞这一套,不管是出发点很好的青苗法、还米制。

    最终的结果,都会变成【御用性质和投机性质的敛财工具】。

    只不过,在农业社会,毕竟农业才是最大的产业,所以只能搞搞青苗法。

    而在工业社会,尤其是披着“发展实业”的美好设想的新时代,这种【御用性质和投机性质的敛财工具】,会走到什么方向,也就可想而知。

    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掌握的“库银”这种金融机构而言,自然会选择【增加自己的业务和减少自己的风险】的操作模式。

    而怎么操作,老马也说的很清楚。

    【利用特权,以及朝廷支持的大量资本和贷款。从而使得,它所建立的每一个新企业的股票刚一发行,就肯定能在市场上赚到贴水。】

    【……总之,获取贴水,是这种(御用性质和投机性质的敛财工具)的金融业的真正运转核心】

    至于封建王朝会不会这么玩,那也是显而易见的。

    毕竟,朝廷运转,需要钱。

    对一个封建王朝而言,难道会以坚定不移的工业化发展、让国家富强复兴为目标?

    显然不是。

    于是,当看到其中的巨大利益时……朝鲜国现在还存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