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四八章 必死之局(下)

��而是钻空子找漏洞本身也是一种成本。

    加之一战打完,修铁路、搞印度、搞扶桑、发展工业等,收益率暂时非常高,远没到边际效益的阶段,此时的投资回报率也是高于买地收租的。

    是以,大量的货币,要么在投资领域、要么在商业运输领域、要么就是投降了殖民地或者新垦殖地区。

    至少,暂时是这样的。

    而大顺一旦完成了货币改革……

    那么,松苏地区的人,拿着钱,去河南买地,总不能不行吗?

    原本还有铜币、白银、纸票、兑付、审查等等的限制。

    完成货币改革后,金融上的监管等于直接扔了,钱四处流动,全国通用。

    好处不提。

    只说坏处。

    这土地兼并的速度,不得起飞啊?

    一年蹭蹭地这么多白银流进来,那还不直接往土地上跑?

    工业发展,是有极限的。而且积累的速度,比以前可快了几倍不止。

    照以前的积累速度,王朝周期可能得有个二三百年。

    而现在的积累速度、蹭蹭流入的白银,那土地兼并的速度可是直接起飞。

    以前当个商人,攒个万把两白银,难。

    从万把两弄到三万两、五万两,更难。

    现在,赶上风口,赶上机遇,万把两白银,增值到三五万两,不要太快。

    钱多了。

    而且,甚至可以说,先发地区继续搞下去,等着扶桑金银挖个差不多,先发地区几乎拥有整个大顺60%的货币,甚至更高。

    说句难听的,等着扶桑的金银挖个差不多,就大顺这个按亩交税服劳役的政策推动下的之前的低地价,松苏地区聚集的金银,理论上能买下半个大顺的耕地。

    到时候,又有一大堆的事。

    诸如买地导致地价飙升、地价飙升导致土地成为一种投资期货更多的资本进入土地买卖、更多的资本进入土地买卖继续拉升土地价格……之类的事,肯定会层出不穷。

    这都是大顺之前没面对过的问题。

    萧规曹随……萧规曹随的前提,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物质条件,五十年、一百年,变化基本不大。

    而现在,不说别的变化,就说一年几千万两的白银流入、扶桑金山银山的开采,这样的巨大变化,别说五十年一百年,可能十年二十年就要大变样。

    这还怎么随?

    到时候,单单是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