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一八章 强迫去过好日子(下)

”一过,再想搞大移民、大工程、大水利除非是一个逆天组织力的中央政府再度出现,否则没戏。

    但偏偏,现在移民这事,大家都不情愿。

    尤其安山湖地区。

    因为大顺废弃了运河漕运,所以安山湖作为“水柜”的意义消失。

    做水柜的时候,保漕是第一要务。垦荒?围湖?抓着就给你平了。

    现在漕运都废了,安山湖淤积半死,朝廷的草荡漕运巡逻队也裁撤了,湖边人家纷纷围湖垦荒,耕地面积相对于废弃漕运之前,还有所增长。

    因为大顺不是宗教入脑的国家,社会氛围也不是如此,所以造就了之前的辉煌。

    但同样的,因为大顺不是宗教入脑的国家,一切得讲利益、讲实际,所以没办法用“应许之地”的故事、用“出埃及记”的附会,让许多人漂洋过海,相信“先知”的指引。

    是故,哪怕刘玉和各层官僚,把道理说破了天、画了美好的饼、讲的去那边有多么好,依旧是应者寥寥、阻力极大。

    一般来说,在关于时代变革的故事里,多数会选择一个中等家庭的视角。

    可上可下,才能叫体验人间沉浮、变革时代的中产命运。

    而刘玉之所以选择分化移民,第一批移走的,是鲁西农村地区的中等之家,原因倒没这么多沉浮之叹。

    主要是富户和士绅,他们造反意愿不强,给他们好处,甚至是类似于“逃奴法”一样的隐藏好处,让他们裹挟佃户远迁关东。

    而底层,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而这些中等家庭,一来家里即便没有功名,但是可能距离秀才很近,最起码也是开过蒙、识得一些字的二来挖河修堤并不是个好活,底层或可忍,甚至觉得生活水平没怎么下降、毕竟本来就在底了再降也降不到哪去,而对这些中等家庭来说,挖河修堤无疑肯定是苦日子,他们的情绪会更加强烈。

    毕竟,一般来说,就算出劳役那至于乱世时候被抓壮丁,中等家庭也会选择出点钱,雇人去。

    安平湖周围的一家姓王的家庭,就是这样的中等之家的典型。

    家里尚未分家,老爷子今年六十多岁,唤作王成,娶妻刘氏,也还健在。

    膝下四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嫁了出去是别人家的了。

    四个儿子的名字,也是俗之又俗的龙、虎、豹、彪,在一起过活。

    老房子、带堂屋。

    和历史上黄河北决之后的鲁西地区的中等家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