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三五章 逼着商人赚钱(中)

 大顺的商人,对于波斯那一片,本就熟悉。加之自古以来,波斯湾那一带,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那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这些年伴随着大顺的考据学兴起,也都知道苏东坡为皇帝制敕的那篇《辛押陀罗归德将军敕》,就是波斯湾地区。

    正所谓,天日之光,下被草木;虽在幽远,靡不照临。以尔尝诣阙庭,躬陈珍幣,开导种落,岁致梯航。愿自比于内臣,得均被于霖泽,祗服新宠,益思尽忠……

    相较于更遥远的欧洲,波斯自古以来的富庶名称,都让商人对波斯贸易更感兴趣。

    而大顺的海军以争霸的方式,驱逐了英国在好望角以东的势力、并且把触手伸向印度之后,这条贸易线显然更符合资本的口味。

    在松苏,满载着棉布、南洋糖、或者其余的工艺品等,前往已经被海军消灭了竞争力量的中东地区。

    比如布郡、布索拉、马斯喀特、摩卡等地。

    在那里,布匹、蔗糖等,都有50%以上的利润。

    卖掉布匹、蔗糖后,在那里购买没药、乳样香、天泽香、椰枣,亦或者是印度所需的马匹等。

    一部分,可以直接回国。

    另一部分如印度所需的货物,则可以再去印度售卖。

    在印度售卖之后,装载孟加拉的硝石、拉杰沙希的生丝、印度各地的棉花棉纱黄麻等,回国。

    不管是药材、硝石、还是生丝、棉纱等,回国之后也都是紧俏货,利润也不低。

    而且,最关键的是,贸易周期,可比去欧洲短多了。

    同样是挣100块钱,一个是一年半的周期、一个是半年周期,资本会选择哪个?

    同样的一次贸易,一个回程只能带白银、另一个回程还能带贸易品,资本会选择哪个?

    这是不言而喻的。

    最关键的,还有一点。

    印度的战局,已经传回了消息,而且已然非常明朗。

    但欧洲的战局,还未传回消息,并不明朗。跑到一半,发现大顺的海军败了、英国四处抓捕大顺商船,就算不被抓,跑回来这就真要赔的上吊了。

    但还是那句话。

    大顺军方,以及总参谋部和新学派,把仗打到了欧洲、打过了好望角,不是为了让大顺的商人跑到波斯和印度赚钱的。

    如果只是为了去印度、波斯赚钱,那么这场仗在大顺夺取印度之后就该结束了。

    根本不应该、也用不着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