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能换来英国和谈中其余的条件。
而如果这个不是个筹码,而是一个大顺想要的条件,那么为这个条件要付出的东西可就多了。至少还得再打几波大战,甚至真的要策动北美分离。
问题是北美分离并不是大顺决策圈想要的结果。
一来不想让新教有一个适合发展工业的土地,二来是要瓜分北美制造矛盾。
三来就是北美东海岸从金银矿角度讲,穷的叮当响,大顺现在急需的是金银的迅速积累开启工业化,北美和英国现在分开,北美的贵金属断裂,大顺去卖锤子?收一堆贬值到4%的北美宝钞?
当然,大顺要把这个当筹码,而不是条件,英国人并不知道。
所以这也就凭空创造了大顺的谈判筹码,而且并不需要真的登陆伦敦。
大顺肯定是要碎一部分英国的航海条例的,但未必全部都要打碎,真的打成自由贸易的模式——即大顺的商船,可以自由地在英国任意港口停留、售卖货物。毕竟,大顺现在的投送能力,真的没这个能力。
而更关键的,便是真要这么做……那英国的商人、船主们,真就同仇敌忾、保家卫国、毁家纾难了。
那是刨他们的根啊,他们非要打到底不可。
正所谓,围三缺一,这种事,真就不能学皮特那种“防复仇理论”、要把法国海军的五十年未来都毁掉,明显不现实。
所以,从阶级的利益角度,和政治力量对比的角度来看,王党这群人的选择也算是最优解。
土地税稳住托利党地主乡绅,只要在贸易问题上,继续“保护贸易”而不是“保护工业”,即可得到商业资产阶级的支持。
保护贸易和保护工业,有时候是一回事、有时候不是一回事。
在工业取得对商业资本的附庸后,这是一回事。
在这个手工业工场时代,不是一回事。
这里面,肯定有利益严重受损的一群人。
比如东印度公司。
但是。
如老马所:在这个阶段,各国间的竞争尽可能通过关税率、禁令和各种条约来消除,但归根到底竞争者们的斗争还是靠战争(特别是海战)来进行和解决的
此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毁灭,与之前已经毁灭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毁灭,遵从同样的逻辑。
历史上,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毁灭,本质是因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力量的提升,对妨碍了工业发展和影响市场的东印
而如果这个不是个筹码,而是一个大顺想要的条件,那么为这个条件要付出的东西可就多了。至少还得再打几波大战,甚至真的要策动北美分离。
问题是北美分离并不是大顺决策圈想要的结果。
一来不想让新教有一个适合发展工业的土地,二来是要瓜分北美制造矛盾。
三来就是北美东海岸从金银矿角度讲,穷的叮当响,大顺现在急需的是金银的迅速积累开启工业化,北美和英国现在分开,北美的贵金属断裂,大顺去卖锤子?收一堆贬值到4%的北美宝钞?
当然,大顺要把这个当筹码,而不是条件,英国人并不知道。
所以这也就凭空创造了大顺的谈判筹码,而且并不需要真的登陆伦敦。
大顺肯定是要碎一部分英国的航海条例的,但未必全部都要打碎,真的打成自由贸易的模式——即大顺的商船,可以自由地在英国任意港口停留、售卖货物。毕竟,大顺现在的投送能力,真的没这个能力。
而更关键的,便是真要这么做……那英国的商人、船主们,真就同仇敌忾、保家卫国、毁家纾难了。
那是刨他们的根啊,他们非要打到底不可。
正所谓,围三缺一,这种事,真就不能学皮特那种“防复仇理论”、要把法国海军的五十年未来都毁掉,明显不现实。
所以,从阶级的利益角度,和政治力量对比的角度来看,王党这群人的选择也算是最优解。
土地税稳住托利党地主乡绅,只要在贸易问题上,继续“保护贸易”而不是“保护工业”,即可得到商业资产阶级的支持。
保护贸易和保护工业,有时候是一回事、有时候不是一回事。
在工业取得对商业资本的附庸后,这是一回事。
在这个手工业工场时代,不是一回事。
这里面,肯定有利益严重受损的一群人。
比如东印度公司。
但是。
如老马所:在这个阶段,各国间的竞争尽可能通过关税率、禁令和各种条约来消除,但归根到底竞争者们的斗争还是靠战争(特别是海战)来进行和解决的
此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毁灭,与之前已经毁灭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毁灭,遵从同样的逻辑。
历史上,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毁灭,本质是因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力量的提升,对妨碍了工业发展和影响市场的东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