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一三章 死与复仇(十三)

要条件允许,且需要分舰队舰长拥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

    并且,可能因为海军建军时间不久,故而更有朝气,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这玩意儿,不可能是意外,比如说当时的分舰队舰长晕头了,插到舰队尾巴去了。

    显然,在训练中,他们一定训练过类似的战术,这样才能让分舰队指挥舰长,在风向改变之后,立刻抓住了机会。

    并且,从后续来看,大顺舰队的其余战舰,也明显知道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这也不是说舰队司令临阵果决指挥就能做到的——如果没有针对性的战术体系,那么就算舰队司令是天才,以此时的通讯手段,和弥漫硝烟的战场现实,都不可能让舰队如此完美的执行战术。

    当然,战后来看,大顺舰队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追击不彻底、对地形不是很熟、朝气太过以至于一些船过于莽撞而被截住等等。

    那场战役,还有一个小插曲。

    亲历过那场海战的双方水手,都对大约十一点半左右战场最激烈地方的巨大鲨鱼群印象深刻。

    两边的水手在严酷的训练和痛苦的海上生活中,基本都是疯子、精神病、以及缺乏人味儿的“人渣”。

    而战斗条例,又迫使战斗中,除非军官,否则重伤员是不能救治的。

    炮仓里地方本来就狭小,一旦有人重伤占着地方,会严重影响装填速度。

    所以……双方的、当然也包括此时主流海军强国如法国等,其海军作战条例都有这么一条:没用的水手往海里扔,别占地方。

    死去的、重伤的、没死的,都直接往海里扔。船上的军官除外——实习军官是军官;枪炮长、炮长之类的不是军官。

    是以,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被炮声和血腥味吸引来的鲨鱼群,成为了两边水手都难以磨灭的记忆。

    大量的伤员被直接扔进了大海,被鲨鱼吃掉。

    此时的海战就是这样的,平时也扔,只是赶巧了那天有大量的鲨鱼,难免印象深刻。

    毕竟,此时的海战中,只有“死和不死”两种情况。

    眼睛被炮弹砸碎的木屑扎碎,这属于不死,因为把眼睛抠出来还能动弹,日后是否感染听天由命,但属于是“可以不被扔海里”的那部分。也就是“不死之人”。

    手臂断了,也算是“不死之人”。

    以眼睛、手腕为界限,此等程度以下,均算轻伤,均算“不死之人”。

    而剩下的,即便还在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