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四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十)

    “但是,这场仗需要打的很精致。”

    “我们不能输,但也不能让盟友赢。”

    “有时候,最难对付的敌人,反而是盟友。”

    “否则,兴国公又何必在印度问题上一直等到杜普莱克斯被召回?我们又何必等到本地治理陷落?”

    面对做天子还是做五霸的问题,陈青海还是说出来了最重要的【但是】。

    战争在开始前,  就要想打如何结束。

    而如何结束,又涉及到应该赢到什么程度。

    在场的每个人都清楚。

    如果,中法联军真的全歼了英国舰队。

    那么,距离大顺被赶出欧洲,也一样很近了。

    大顺的新兴阶层,讨厌英国。

    因为英国有航海条例,  有东印度公司,有高额保护性关税。

    但大顺的新兴阶层,也一样讨厌法国,  甚至更甚。

    因为英国最起码还能买些茶叶生丝,法国人连茶叶都买不了多少,还老琢磨着国产替代。

    大顺要赢。

    但要在英国海军主力,足以单独对抗法国的情况下赢,而绝对不能是中法联军全灭英国舰队的那种赢。

    大顺在欧洲的极限投送能力,就是这三五千精锐战斗工兵。

    大顺的战斗工兵很能打,但即便很能打,在欧洲大陆也无法做到压倒性的优势,能压服众生。

    人太少了。

    一旦要是把英军的舰队主力消灭,詹姆斯党的小王位僭越者登陆苏格兰,其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将是难以预料的。

    大顺的新兴阶层,既不想把战争过于长期化,其实也不是很想造成欧洲的全面荒废,甚至在英伦岛上搞出来宗教异端审判战争之类的事情。

    战争如果想要比较稳妥的结束,那就要打的非常精致。

    要战胜英国人。

    但英国人留存的战舰,  又足以在大顺不参与的情况下,  守卫海峡。

    否则,法国肯定把大顺一脚踢开:我都能登陆苏格兰了,我干嘛还听你的?印度都丢了,反正我对印度的兴趣也没多大,欧洲的事我说的算,您请回吧。再见。

    这就是所谓的“盟友比敌人更要提防”的问题。

    陈青海又道:“大帅刚才所言‘天子’、‘五霸’之别,我们自然也知晓。但若做‘西周天子’,需得凭一己之力,便压的诸侯噤声。‘东周’之前,无需霸主,天子之兵,足以镇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