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 大忠臣(中)



    “卿言与松苏的事不同,朕颇不解。爱卿不是说要募集商贾之资去修铁路?”

    刘钰却道:“臣在松苏行变革事,疏浚了运河、修了从阜宁到南通的运河。和铁路相对应的,是运河。那些运河,臣是用税赋修的,是以政令要求沿途出钱出工出役修的。可不是让商贾修的。”

    “臣只是觉得,这种事,就像是做蒸汽机。可以有许多种做法,原理各不相同。总要多尝试几次,做出不同的各种原型机来,然后比较哪一种更适合。”

    “如今天下均田复古之言,甚嚣尘上。山东粮价,亦非早日丰则贱灾则贵的情况。兼并之势,已漫卷天下。”

    “日后如何,臣不知道。但却知道,若到万不得已时候,必有变、革。变者,变也;革者,革也。”

    “无论是变,还是革,都是改变。”

    “如何改变、变成何等模样?总要先试试看,也算积累一些经验,日后可为史,而鉴之后人也。”

    “松苏其一变也,或可用于关东、南洋;山东之另一变也,其中得失,日后或可用于京畿、中原。”

    皇帝一下子反应过来,刘钰既然谈到了均田复古这些东西,恐怕真的就和松苏那边完全不一样?

    虽然其实本质是基本一样儿的玩意儿,因为就此时的世界市场和工业化水平,大顺压根不缺廉价的劳动力,容不下那么多。

    而至于说提高产量,此一时,彼一时。就现在来看,大顺的亩产基本也算傲视世界了,先凑合着保持原样也不是不行。

    本质上,刘钰要做的事,还是要增加工商业的比重。只不过说出来,好像是和松苏完全不一样似的,实则其实内核压根没变。

    他只是把一些事,用比较“传统”的话术说出来而已,避开了发展工商业和瓦解旧经济而已。

    只不过,皇帝听来,刘钰一提复古、均田什么的,皇帝就觉得和松苏完全不同了。

    刘钰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欲办黄河,要先解决百姓民心。百姓是断不肯让黄河过境的。”

    “是以,臣以为,欲办黄河,要先得除开勘定的河道之三十里外的民心。”

    “因为,河道三十里内的百姓,是要迁走大半的,他们的民心已经不可能得到。既不可能得其心,则无需浪费时间、金钱,精力,去得他们的心。”

    “而日后河道三十里外的百姓……尚还有一争之力。”

    “先行减租、减息、长佃,以工代赈、传授农业、青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