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七章 变革的第一抹涟漪

‘安西北庭入吾梦’。若是再行霸道,臣恐有汉唐之旧祸。”

    说到这里,才算是图穷匕见。

    这些年大顺一直试图用勋贵压制文臣,屡屡露出要在江南免除优免的风声。

    朝廷手里又有一支和江南士大夫几乎没什么交集的老五营世兵,边关的血税府兵、开国勋贵。

    即便为官,走的路子也是武德宫一途,根本和儒林没有什么接触和关系网。

    现如今朝廷刚和罗刹打完,又有对准噶尔动刀的意思。

    可打仗是要用钱的,很多人已经察觉到了风气不太对。

    既然要用钱,钱从哪来?

    如果开了干涉周边藩属的先河,按照皇帝之前透漏的风声,要趁着朝鲜内乱干涉朝鲜内政,甚至驻派专员。

    朝鲜可以这样干,日后平定了准噶尔,安南呢?缅甸呢?暹罗呢?

    这么搞下去,就算不是担心要加税,也要担心真有汉唐之祸。

    天朝的边界,到底在哪?

    这件事不定下来,一个个都想着开边衅、立战功,风气一旦形成,什么时候是个头?

    况且,在一些士大夫看来,民间的舆论风气已经不太对了。

    他们看来,国朝用永嘉永康之学,那陈亮、叶适,以及关系亲近的辛弃疾的诗词,都是些什么鬼风气?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样的风气,在其看来,开国乱世的时候用用还好。

    现在还不修文德,以至于仍旧想着拓边、开战,民间风气只会越来越行霸道。

    已经有不少人不走科举正途,而去学弓马、鸟枪、几何、测算之学。都想着既然别人能因功封侯,我缘何不能?武德宫出身的,不断在官场掺沙子,这些年水平日高,也不是当年不懂民政的老粗了。

    长此以往……士绅只怕再无优免。

    打仗要用钱,钱从东南出,这是一个傻子都明白的道理。

    舆论风气又如此好战,真要是国朝以“边关有警,财税不够,取消优免”的说法,舆论风气再这么搞下去,只怕到时候连反抗一下都要被喷成是“误国之贼”。

    到时候一旦拓土的大义压过了文士体面的大义,那就完蛋了。

    本就挡不住军队的刀,若是连大义都立不住,凭什么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