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束发之年 第三十章 快乐机制

以失败而告终。”

    “而且据我观察,这种快乐机制过渡的失败率越来越高了。”

    “过渡失败的成因很复杂。”

    “社会竞争压力过大,导致内啡肽的获取成本越来越高是一个;还有就是原生家庭提供的多巴胺过于匮乏,一个人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他连多巴胺都没尝够,又怎么会有动力去追求内啡肽呢?!再有就是人的性格原因,一个对自己要求过高的人也不容易得到内啡肽。”

    “最后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咱们这代人大多娇生惯养,意志力普遍薄弱,根本坚持不到内啡肽的到来就已经放弃了。从这个角度看老祖宗说的吃苦要趁早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而一旦过渡失败,人就会退回到多巴胺的快乐机制里,但是对成年人来说,这个机制是有风险的。”

    “如果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很空虚,现实生活又因为不如意而得不到内啡肽的刺激,那就只能向多巴胺要快乐了,风险性低一些的就是美食、游戏、网络、烟、酒,要是这些刺激都觉得不够,那就只能向黄赌毒要快乐了,这个就相当危险了。”

    “而又因为多巴胺本身是一种来得快去得也快的激素,一旦多巴胺成为获取快乐的唯一来源,为了感受快乐,就必须不断地重复同一行为,一旦对多巴胺形成依赖,这时就极容易成瘾了。这个时候再干预已经太晚了,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想做心理医生的原因。”

    高格立沉思了一会儿后感慨道:“多巴胺容易成瘾,内啡肽又不容易获取,咱们这个年代想快乐已经这么难了么?”

    “大多数人的情绪轨迹都是心电图的模式,一旦情绪跌入低谷的时候往往就需要激素刺激,但如果能跳出这种情绪轨迹,就能解锁第三种快乐模式,这种快乐模式是不需要激素刺激的,是常态化的快乐。”说到这里,陈戒突然不说话了。

    高格立见状催促道:“你就别卖关子,赶快说呀。”

    陈戒又说:

    “这种快乐模式我也只能偶尔感觉到,所以没办法说得很仔细。”

    “我的感觉是人一旦进入这种状态,情绪轨迹更像是一条直线,但它不是麻木,就是一种很平淡的喜悦。”

    “它不像依赖激素刺激的快乐那么躁,而是一种由内而外自然产生的快乐,类似于放空后的感受。机理我还搞不清楚,我只知道独处的时候更容易感受到这种快乐。”

    陈戒之所以对这种快乐模式的感受很模糊,是因为这种古井无波式的快乐并不是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