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八章 震惊万分

玉器,玉器上面刻着有九个鼎的图案。

    “你说这个是九鼎?”陆远震惊的望着嬴武。

    作为一名诸夏人,陆远对于九鼎自然不会陌生,关于九鼎的各种故事,陆远也是耳熟能详。

    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根据诸夏的史料记载,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彭城下。

    后来的历代帝王同样非常看重九鼎的象征与意义,也曾经屡次重铸九鼎,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武则天、宋徽宗了。

    至于九鼎的来历,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

    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也曾有过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  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

    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传国宝器。《  墨子·耕注》: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

    《史记》记载商汤逐走夏桀后,将九鼎迁至其都。盘庚定都于“殷”后,也将九鼎迁移到了此地。

    周武王灭商后,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曾经公开展示过九鼎。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洛邑,将九鼎也迁至洛一邑,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

    《史记》纪载:“成在丰,使召公复营  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

    东周开始后,周朝王室衰落,各诸侯开始觊觎王权。周定王时,楚庄王首次于  洛邑“问鼎之轻重”,被周大夫王孙满驳回。  因为这件事诸夏还有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成语,那就是“问鼎中原”!

    秦惠王时,张仪制定策略,希望能夺得九鼎以号令诸侯,楚国、  齐国亦希望争夺宝鼎。

    周赧王周旋于两国以及魏国、韩国之间,令其相互制约,这才得保九鼎不失。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