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6章 中国已经崛起

学员们,以培养现代战争的接班人。

    张汉卿在装甲军部分团以上军官培训大纲上定下了他的这个独特的军事构想,即后来最为突出的成就“纵深进攻”战役理论,这种纵深进攻战役理论正是以拥有大量的飞机、火炮、装甲兵等机械化部队为前提的。

    纵深战役的主要任务:第一项任务是对敌人整个战术纵深进行突击,以突破敌人正面;第二项任务是立即将机械化部队投入突破口,该部队在航空兵的协同下应向敌整个战役防御纵深进攻,直至消灭敌人集团为止。

    简单地说,就是突破、突破、还是突破。

    日本因为工业能力的限制,在坦克的发展思想和动作上更慢一拍:1925年才开始研制,到1929年组建部队,但因为同样的原因,终其二战,坦克日军吨位小,装甲薄,行动半径小,火炮也很落后的特点显露无疑,根本没有在战场上发挥多大作用。

    这种“薄皮”装甲车对付手无寸甲的中国抗战兵还凑合,和苏联一打就原形毕露了。

    比较眼界渐开的中国军界,日本陆军们不太欢迎坦克之类的新式武器,除了迷信精神万能之外,日本陆军的组织构造也是一个原因。

    日本陆军最强的组织是联队(团),因为除了近卫师团外,其余师团的联队都是所谓“乡土联队”,在联队里谁都得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要不然放个屁就臭回家里去了。

    联队长(团长)可是当地一大土豪劣绅,就是在太平洋战争最后的日子,你要是认识联队长,照样“召集书”不会寄到你家来。怎么样,够邪门吧?

    联队长们可不喜欢坦克。他们喜欢什么?喜欢马。坦克对他们来说无利可图,造坦克是工厂的事,订购坦克是参谋本部的事,坦克的燃料也是统一供应的——没有猫腻。而马呢?马的饲料可是一笔大买卖,在哪儿买,买多少,里面猫腻大了去了。

    当上了战车联队长是没有办法,普通联队长对坦克一般是敬而远之的。日本海军是上层腐败(一战前订购军舰的“西门子事件”就是一个例子),而日本陆军则是从中层开始就腐败了。

    在迫击炮方面,中国步兵营主要装备的60毫米炮与日军的同类武器性能相当,不过日军大量装备了50毫米口径的八九式掷弹筒(一个中队有6具),日方具备一定近战火力优势。

    不过日本的掷弹筒,滑膛的完全靠蒙,老兵还有一定的精度。但前提是多年训练,而且敌人压制火力少,能够从容发挥。既然人民军野炮开始装备到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