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9章 空军致胜的拥趸(下)

的国家的象征。

    而日本,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对关东州的占领----部分日本人甚至将关东比喻为“第二故乡”。从民意角度上,日本民众也不能允许日本放弃关东州。

    在中外历史长河中,从未有一个国家未经过战争就获得大国地位,近代中国也只有在朝鲜战争中打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才获得了大国地位,并在国民经济并不富裕的70年代成为国际社会举足轻重的“大三角”之一。

    旧中国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战争不可避免,而日本则是中国岷起的第一道拦路虎!

    中国经济虽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要想在短期内形成对日全面的压倒性的优势是不可能的:自鸦片战争时代以来欠下的军事上的革新债务非一日所能弥补。

    中国虽然有百万陆军,但是都是在内战中壮大的,与国外先进的军事理念、后勤支持、联合作战以及作战经验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了。

    就日本目前的实力而言,中国政|府要举全国之力,投入5年的全部财政收入,才能建立起同样规模的海军!

    这还不包括不能生产到目前为止,制约中国交通的车用发动机、航空发动机、铁路机车与大型轮船蒸汽机等均不能实现自主制造,蓬勃发展的工业使得煤炭、钢铁的生产远不敷需求。

    万一中日之战又形成如后世的僵持局面,也要将这种僵持尽可能的远离中国本土。海军力量的薄弱,使得远渡重洋打击日本本土成为笑话。

    但是空中打击又另当别论:空中交通,不仅较陆海上距离短,且无地理上之障碍,较为活动自如。且空中作战可藉由空中交通穿透敌人防线,直接攻击敌国之战略基地、生产中心、人口工商业中心及海陆军要塞地带,亦即不须消灭敌人的海、陆军,也可粉碎敌人的抵抗。

    陆军只限于地面,海军限于海上,而空军可制陆、制海而兼制空,能经由天空对敌人的任何地区做无情的打击,它可以不用传统的战场决战就可使敌人屈服,这就是所谓战略空军的由来。

    试想正史上中国如果有一支能够直接威胁日本本土尤其是皇宫的力量存在,日本敢于倾全国之力、不顾一切来征服中国吗?

    战争以攻击为决胜的手段,决胜的攻击,目的不但在破坏敌人的武力本身,并且要摧毁敌人全国的战斗意志与潜能,使之屈服。飞机可超越一切障碍,在任何方向与高度都可施行攻击,掌握制空权。因此空权是攻击的唯一力量。

    纵观历史,二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