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4章 那神来的一枪

各界在人民党宣传下,群雄激昂,矛头直指英国人。

    自然,中英谈判的大门肯定被关死了,负责中方谈判的最高代表、外交部长顾维钧在致各国公使团的电文中说:“刺杀少帅,为各国政界所不齿;英国人做此勾当,意欲何为?为中国领袖之尊严,虽万死而莫悔。”

    这是正式把矛头对向英国人了。

    其实枪声一响,英国驻华代办白拉德就知道不妙。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怎么会有人傻到刺杀中国的头领?他一面紧急和公使麻克类、租界领事史密斯、驻沪领事巴顿沟通,询问事件真相;一面要紧急会见张汉卿,以表明无害的立场。

    可是英国人查来查去,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做了这事;自然,白拉德想拜见张汉卿的想法也破灭了,因为迎接他的张汉卿的侍卫长、中央警卫团团长姜化南根本没好脸色地告诉他:“少帅身体不适,英国人一个不见!”

    几乎是同一时刻,天津、广东各地的驻军都在向英租界移动,张作霖更在北京杀气腾腾地向各国记者表示:“如果英国人不把刺杀小六子的杀手交出,奉军将不惜一战。反正都已经撕破脸了,妈了个巴子的谁怕谁啊!”

    新上任的美国驻华公使马慕瑞为此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他在斡旋中表示:“现在刺客身份尚未明了,贸然把英国人作为怀疑对象对缓和当前局势有弊无利。我们可以组成一只联合调查组来处理少帅遇刺案,不过这不要影响当前的谈判----经过几个月的拉锯,上海的经济状况每况欲下,各国都被殃及。”

    私下里,他有些怀疑是英国人干的了:少帅以南北夹击这势,让英国人疲于应付。关键是他的巨大的影响力成功地把中国人煽动起来、凝成一股绳,让英国人很吃不消。打又不敢打,耗又耗不起,难保他们不想出歪心思来。

    斐迪南大公遇刺,搞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来;张汉卿在中国民众中的影响力足以让他敢于挑起一场大战来,如果他年轻气盛不思后果的话。而有一定实力的张作霖似乎也有些膨胀,这父子俩一唱一和,不清楚以后怎么样,但是在短期内,人民军可以扫清一切英国在华势力!

    不管谁胜谁败,最后得利的一定是日本。因为英国为了最大限度地胜利,必然要在中国周边找一个帮手,这样,本已被美国成功瓦解的“英日同盟”有死灰复燃的可能。《华盛顿条约》将是一张废纸,美国多年来的制衡之术将失效,东亚将重新处在一个动乱、莫测的时代。

    这么一想,日本人也有很大作案动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