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这场汇报,也算是堵上了一块短板。
之后,是10分钟的提问环节。
因为听报告的人领域跨度比较大,所以他们提的问题跨度也比较大,通常是想起什么就问什么,有点像是朋友之间的闲聊。
这些问题,台上的汇报者如果能回答的,就会正面做出回应;如果遇到回答不上的问题,汇报者也很坦荡,直言表示对此不了解。
总体来说,会场氛围还是比较和谐的,并没有出现喜闻乐见的大佬互相撕逼的情况。
许秋听说往年有一次有机光伏领域的大佬YANG YANG,在MRS会场上和另外一个大佬因为理念不和而吵了起来。
但这种事情之所以会被人们津津乐道,主要也是因为发生的概率并不高。
大多数的时候,学术交流还是比较友善的。
第二场,汇报者是一位来自浙大的青椒学者,男性,主题是“从器件结构到缺陷工程的拉曼光谱表征”,这人英文讲的还不错,不过许秋听完后并没有太多的收获,因为两人领域相差的着实有些大。
第三场,汇报者是一位白人男子,来自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主题是“串联设备和高级测量”,这人讲话口音比较重,听起来有些吃力,让许秋想到了芬兰的Ronald。
第三场结束后,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许秋和韩嘉莹没有离开会场,坐在原处交流了一下刚才听报告的收获,并把之前记录的内容转化、整理出来。
第四场,汇报者是一位霓虹国男子,来自北海道大学,主题是“光伏材料和器件的光致发光表征——从材料性能到损耗分析”,这人说话也有一种特殊的口音,听起来贼费劲,许秋只能结合PPT推断对方讲述的具体内容。
虽然国内的英文有时候会被称作是Chinglish,但其实从种花家出去的学者,英文水平普遍还是比较能打的,远远强于亚洲的其他国家,比如霓虹国、泡菜国以及咖喱国。
第五场,汇报者是一位黑人男子,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主题是“用于薄膜光伏组件中最佳互连的高通量单源划线机制”,报告讲的还是不错的,虽然研究领域和许秋不同,但许秋还是能从中汲取到一些东西。
由于种族歧视的缘故,基本上能够出头的黑人,大多数都是非常厉害的,水分相对比较小。
第六场,报者是一位来自咖喱国的学生,一开口,会场瞬间走了一半人,许秋和韩嘉莹也彼此对视一眼,果断开溜。
之后,是10分钟的提问环节。
因为听报告的人领域跨度比较大,所以他们提的问题跨度也比较大,通常是想起什么就问什么,有点像是朋友之间的闲聊。
这些问题,台上的汇报者如果能回答的,就会正面做出回应;如果遇到回答不上的问题,汇报者也很坦荡,直言表示对此不了解。
总体来说,会场氛围还是比较和谐的,并没有出现喜闻乐见的大佬互相撕逼的情况。
许秋听说往年有一次有机光伏领域的大佬YANG YANG,在MRS会场上和另外一个大佬因为理念不和而吵了起来。
但这种事情之所以会被人们津津乐道,主要也是因为发生的概率并不高。
大多数的时候,学术交流还是比较友善的。
第二场,汇报者是一位来自浙大的青椒学者,男性,主题是“从器件结构到缺陷工程的拉曼光谱表征”,这人英文讲的还不错,不过许秋听完后并没有太多的收获,因为两人领域相差的着实有些大。
第三场,汇报者是一位白人男子,来自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主题是“串联设备和高级测量”,这人讲话口音比较重,听起来有些吃力,让许秋想到了芬兰的Ronald。
第三场结束后,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许秋和韩嘉莹没有离开会场,坐在原处交流了一下刚才听报告的收获,并把之前记录的内容转化、整理出来。
第四场,汇报者是一位霓虹国男子,来自北海道大学,主题是“光伏材料和器件的光致发光表征——从材料性能到损耗分析”,这人说话也有一种特殊的口音,听起来贼费劲,许秋只能结合PPT推断对方讲述的具体内容。
虽然国内的英文有时候会被称作是Chinglish,但其实从种花家出去的学者,英文水平普遍还是比较能打的,远远强于亚洲的其他国家,比如霓虹国、泡菜国以及咖喱国。
第五场,汇报者是一位黑人男子,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主题是“用于薄膜光伏组件中最佳互连的高通量单源划线机制”,报告讲的还是不错的,虽然研究领域和许秋不同,但许秋还是能从中汲取到一些东西。
由于种族歧视的缘故,基本上能够出头的黑人,大多数都是非常厉害的,水分相对比较小。
第六场,报者是一位来自咖喱国的学生,一开口,会场瞬间走了一半人,许秋和韩嘉莹也彼此对视一眼,果断开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