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55 叠层器件,双倍的“快乐”(求订阅)

如,之前陈婉清做有机光伏倒结构器件的时候,她用到的是三氧化钼蒸镀靶材。

    中途有一次旧的三氧化钼用完了,本来想回购原来那家,结果发现断货了,需要等两周才有货。

    当时为了实验能继续进行,她便换了另外一家,纯度都是一样的,材料检验报告也没有问题。

    但做出来的器件性能就是不行,比之前用的那种三氧化钼效率普遍低2%左右。

    后来换回了原来那种三氧化钼,器件效率才恢复正常。

    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谁知道呢?

    或许是和靶材的颗粒有关,或许是和里面某种微量的杂质有关,也可能刚好买到了一瓶次品……

    这些都是有可能的,就算强行找原因,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忙忙碌碌,花费半个月时间,终于找到了原因,最后有什么收获吗?

    没有,只是单纯的浪费了半个月的时间罢了。

    实验室中,许秋和和莫文琳两人一边工作,一边闲聊着。

    直到韩嘉莹进入实验室,号称:“我写文章写的有些累了,过来随便看看。”

    两人这才停下了交流,各奔东西。

    莫文琳转身离开,说道:“我回去写文章啦。”

    于是,许秋换了一个聊天的对象,他一边和学妹侃大山,一边制备器件。

    旋涂氧化锌,作为第一层传输层;

    旋涂PFN-Br,作为第二层传输层;

    旋涂不同厚度的J4:PCBM:IDIC-M,作为底电池有效层;

    旋涂M-PEDOT,作为第三层传输层;

    旋涂氧化锌,作为第四层传输层;

    旋涂不同厚度的PCE10:IEICO-4F,作为顶电池有效层;

    蒸镀三氧化钼,作为第五层传输层;

    蒸镀银,作为电极。

    这是之前经过优化后得到的最佳加工工艺,许秋直接套用过来。

    毕竟现在只是将IDIC-4F更换为IDIC-M,传输层方面的加工工艺大概率不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直忙活到晚上十点多,许秋终于完成了新的一批IDIC-M体系叠层器件的制备与性能测试,最高效率达到了14.67%。

    同时,模拟实验中的IDIC-M体系的初步摸索结果也出来了,最高是14.97%,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

    而IDIC-4F体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