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40 魏老师的阴晴变化(求订阅)

这个结果,许秋倒不是很意外,毕竟经过这番优化,实验条件并没发生太大的改变。

    效率数据的提升,单纯只是因为实验次数的增加,数据波动到更靠近边界的地方罢了。

    从统计学上来看,器件效率总体上是呈现正态分布的。理论上,只要实验次数够多,哪怕均值只有7%,也可能波动到8%、9%、10%。当然,能到9%、10%的概率可能近乎为0,但8%还是有机会的。

    话说回来,就算凭借运气,在模拟实验室中做出来了8%,也没什么意义。

    除非在现实中也能有同样的运气,不然只是镜花水月罢了。

    退出模拟实验室,许秋简单洗漱了一番,随后到韩嘉莹楼下接上学妹,绕操场溜达了几圈,随后解决早餐,一同前往材料一楼。

    九点三十五分,众人被魏老师召唤到218。

    组会正式开始前,魏兴思说道:“这周四我要去一趟欧洲,你们可能也都听说了,持续一个星期的时间,下周回来,主要是去几个地方交流访问。”

    “我不在的期间,实验室就交给吴菲菲负责,每天把你们主要所做的工作文字汇总给她,然后统一发送给我,有什么事也可以发微信给我留言。”顿了顿,魏兴思补充了一句:

    “还有,如果这期间有国外的电话打进来,记得不要挂断,好,组会开始吧,吴菲菲你先来。”

    上周吴菲菲的“氯化钙添加剂”文章已经投出,目标期刊是CC,之后的话她打算重操旧业,写一篇关于“钙钛矿薄膜和单晶的研究进展”的综述,约稿了Wiley的新刊Adv.  Sci.。

    这个期刊的定位和AM的子刊AEM、AFM差不多,不过定位归定位,现在每年发布的新刊太多,能不能成,最重要的还是要整个学术圈的认可。

    不然随便搞几个期刊出来,声称对标CNS顶刊,其他人不买账,也只能自嗨,圈地自萌。

    段云的“银纳米线掺杂PVDF基底热电器件”工作基本完成,目前在整理实验数据,打算投Wiley旗下的Small,他之前一篇综述就是发在Small上的。

    Small这个期刊还算不错,大类一区TOP,几个小类多为二区,虽然比上比不过AM、AEM,但比下的话比AELM、ACSAMI之流还是强一些的。

    田晴现在在和吴菲菲合作“钙钛矿电荷输运机制”的深入研究,目前有了初步的进展。

    中途,魏兴思提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