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28 100%产率,然而……

   分液、洗涤、拌样、旋蒸、上样品柱。

    接下来是一场攻坚站,现在是六点多? 今天四个反应的产物都要过柱子? 搞不好就要弄到凌晨。

    装好样品柱后,许秋发现液相色谱仪厂家赠送的? 一箱一次性空白硅胶柱已经快用完了,只剩下五根? 倒是够这次使用。

    之后的话就要自行装柱? 或者找旧的一次性柱子重复利用。

    大部分一次性空白色谱柱,在使用过后,都会有部分原料“死吸附”在柱子中,形成红色印记? 当然如果不是PDI原料? 也可能是蓝印子或者无色印子。

    所谓“死吸附”也很好理解,就是被硅胶柱牢牢吸附住的、无法轻易脱附的样品分子,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它们永远不脱附,用旧柱子的话就有样品污染的风险。

    搭设好样品柱、空白硅胶柱,摆好试管架? 插好A/B溶剂管、废液桶,许秋开启液相色谱仪仪器。

    熟悉的“duang”“duang”声传来? 实验台开始微微震动。

    最近组里没少过柱子,溶剂用的非常猛? 尤其是低极性的石油醚,之前买的四大桶? 16升已经用光了? 之后又补了四桶? 倒是高极性的乙酸乙酯用的比较少。

    而二氯甲烷,4升装的也用了将近三桶,主要这溶剂不仅可以拿来过柱子,用来洗瓶子非常棒,尤其是PDI材料,稍微用二氯甲烷冲一下就能洗的干干净净。

    就是它的毒性在常用的溶剂中虽然不算高,但也不算低,沸点只有40摄氏度,极易挥发,而且可以穿透橡胶手套,滴在手上的话不快速处理,会渗入皮肤内。

    许秋就不小心弄到过手上一次,最开始有手套隔绝,没什么感觉,过了几秒钟,感觉手上凉丝丝的,这是因为二氯甲烷挥发带走了热量,扔掉被二氯甲烷污染的手套后,由于渗入的二氯甲烷刺激到了皮肤,与之接触的地方会发红。

    不过并没有其他特别的不良反应。

    其实,过柱子收集到的废液,也可以通过旋蒸的方式回收再利用。

    然而组里用的都是混合溶剂,具体的配比很难搞不清楚,不能拿来乱用,最多只能用来洗洗瓶子啥的,关键旋蒸几十升的溶剂还挺费人工的,因此没人揽这活儿,索性就直接当废液处理了。

    许秋看了看旁边窗户下阴凉处的废液区,废液桶摆了满满一排,大多数看起来都是红红的,多半是PDI有关的废液,有时间需要去药学院处理一下。

    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