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15 你是故意的吧

挑选出的前两名。

    当然,这只是他主观的排序,排序依据也比较粗糙,比如分子结构是否顺眼就占据很大的排序权重。

    因此排序靠前也不一定器件性能就一定好。

    其中的PDI3-B系列,许秋打算亲自负责。

    它可以称之为结构最简单的3D-PDI分子之一,分子结构是中间一个苯环,然后外接三个PDI分子。

    至于为何不用噻吩环,因为苯环是六元环,很容易形成对称结构,而噻吩环是五元环,一般在引入的过程中要依附于苯环,不然分子如果是非对称性的话,合成的难度将极大的提升。

    该系列分子结构简单,意味着对应合成反应相对容易进行,而且后续的操作空间大,

    许秋并不指望一发入魂,先把基础打好,日后还可以继续改进,就像当初的PCE11就是从PBT4T一步步的优化得来的。

    况且,如今的他也不是昔日可比的科研小白,科研经验丰富了不少,改进计划早已经在他脑海中产生了雏形。

    另外的PDI3-B3T、PDI4-B4T系列,其实就是之前学妹提出的想法,中央一个苯环,外接三、四个噻吩环,再接PDI分子,现在正好交给她负责。

    本来这个想法,是排在那十数种可行方案中第四位的,但由于“学妹主动提出来”的加成,优先级瞬间跃升至第二位。

    没错,就是这么随意……

    听完许秋的汇报后,魏兴思点点头,“不错,就按照这两条路线合成吧,”顿了顿,他补充了一句:“争取把效率做到8%、9%!”

    许秋笑了笑,没有回应。

    魏老师给出的目标是奔着打破世界纪录去的,现在PDI系列最高效率也不过8%,对刚刚起步的他来说暂时还有点远。

    他大概也能理解魏老师的心思,其实他提出的这两条合成路线并没有多么惊世骇俗,也没有讲的很深入,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刚刚汇报的光电性能数据,基于PCE10:PBI-5器件的效率达到了5.21%。

    这个数值,比魏老师在漂亮国做PDI研究时的最高效率都要高,那时候他们只有4%。

    虽然经过几年的时间这个领域有了发展,但许秋第一次汇报的结果就这么给力,再加上他的历史表现,魏老师有这样的期许,就不奇怪了。

    许秋没有好高骛远,他给自己的目标暂时定在6%、7%。

    当初涉足3D-PDI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