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章 伐毛洗髓

��不是因为他第一次得知,而是因为他对胡惟庸的违法行径实在克制的太久,他竟然一直在容忍胡惟庸对大明王朝的践踏。

    这块波斯进贡的金丝地毯为纯金丝线编织而成,由一千个金匠和一千个织工耗费五年才得以完成。

    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图案是大明王朝的版图。

    波斯进贡此地毯的意义在于赞颂大明皇帝九五至尊,将大明疆土踏于脚下,万世万代。

    然而这块地图却被卑贱的胡惟庸铺在家中,每日踏于其上。

    朱元璋每每想到此处便如芒在背。

    他那异于常人的敏锐神经常常使他看见臣子眼中流露出对这个皇位的贪恋,对他的不屑。

    尤其是那些自以为对大明王朝的创立立下赫赫战功,没有他们就没有大明王朝的那些人。

    他们以为他的这个位置是他们心胸宽广让出来的,他朱元璋必须对他们感恩戴德。

    他偏偏不,刚开始他杀鸡骇猴,除掉了那几个猖狂的人。

    可是欲望是扑不灭的,他不可能除掉所有掌权的大臣。

    朱元璋瞄准了“宰相”这个官职。

    宰相制度在朱元璋心目中从来就是一根刺。

    要分散每个大臣手中的权利,首先必须取缔宰相这个位高权重的职位。

    他想拔除这根刺,但是又有诸多顾忌。

    首先就是群臣的反对,这是最大的障碍。

    这些臣子一成不变地拿祖制和传统来压制他。要想说服他们,就必须发生惊天动地的事件,让宰相制度危及到他们自身的利益。

    再则,若取缔宰相这个职位,那么他凡事就必须亲自处理。

    虽然朱元璋吃苦耐劳,但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他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怎么可能亲自处理这么大一个国家所有的事务?

    他想建立一种新型的体制结构来代替宰相制度,不过这在他的脑子里还没有完全成熟起来。

    胡惟庸给了朱元璋完成体制转变的机会。

    他的肆意妄为为朱元璋赢得了大臣和百姓的支持,他自以为是的精心布局又为朱元璋赢得了更充分的全盘计划的时间。

    朱元璋假意对胡惟庸的一手遮天视而不见,放长线才能钓到大鱼。

    他要等到街头巷尾的妇孺皆知胡惟庸有造反之心时,再把胡惟庸和那难以撼动的宰相制度连根拔起。

    在这关键的时刻,李诚意带着主上的任务来到丞相府,此时胡惟庸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