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57章 走投无路


    “尼玛,敢和老子玩远程战斗,开枪!”

    张璐大怒,抬手就是几枪,可是他的手铳射程有限,一样射不到叶尔羌汗国骑兵。

    可是他麾下线膛枪却开始发威:

    “砰砰砰……”

    随着枪声不断响起,跑在后面的叶尔羌汗国骑兵,只能接受被射杀的命运。

    看到麾下越来越少,阿卜杜拉更加害怕了,这还是他这次亲眼目睹明军远程杀人。

    所谓游牧和渔猎弓骑在实战当中有效射程只有18-36米,这是一位日本商人在1644年的北京观看最精锐八旗军骑射表演时,记录下的数字。

    明朝与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一直到康熙初年打了几十年,先后参战明军和后来的李自成,张献忠部队何止300万人以上,拥有数十万火绳枪和其他各种火器,从纸面上看那个射程都远远超过了18-36米。

    可是为啥在绝大部分,可以说是99%的战斗当中,与八旗军的对射都丝毫不占便宜呢?

    八旗军的骑射也没有传说当中的150米的远距离杀伤力,那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最大射程不等于是有效射程,三八式步枪最大射程超过3里地,可是在实战当中这个射程毫无意义。

    300米距离基本上就已经是三八式步枪最大的实战距离了,当然除了极少数特别厉害的射手以外。

    八旗军骑射也是如此,150米是静止状态最大射程,但是毫无实战作用,如果想射穿披着铁甲的对手,而是八旗军在骑马奔跑的时候射箭,射穿身披铁甲的对手,那么距离就只能是36米之内。

    否则射出去的箭就缺乏杀伤力,更加无法穿透铠甲。明军的火绳枪也是一样的道理,什么150步射程在实战当中没有意义,甚至有所夸张。

    也就是说50米就已经是最大杀伤距离了,如果想进行瞄准射击和穿透铁甲,那么距离还要继续放近。

    其实最后双方的无论骑射,还是鸟枪排射的射击距离都是差不多的。

    但是五十米距离,八旗军骑着战马提着长矛,很快就已经把矛尖递到明军火枪兵眼皮前边了。

    由于八旗军骑兵是分散高速冲击,明军火枪阵列想要命中奔跑当中的目标很不容易,但是八旗军在这个距离射箭却几乎是百发百中。

    还有就是明末明军战斗力不行,经常率领开枪,等八旗兵冲到眼前连填装弹药的机会都没有,结果就是很快发生溃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