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东西,也要分谁来运作了。
另外,关于消费的问题,李春来难道会那么傻,能让这些登州老百姓,从他李三爷这边赚到那么多银子,去登州消费的?
不多时,李春来便出了他的书房,招呼陈六子、田景等人,直奔位于十几里外,长岛西岸中部位置的商业捕鱼码头。
此时,再看长岛南,俨然又是日月换新天,完全是另一个天地了。
放眼望过去,周围已经是形成了一个偌大的聚集区,皆是木料、竹料的建筑,虽是略有简陋,但是规划的却是极为整齐。
街道都是极为宽阔,虽说暂时还没有足够的原料来硬化,但是依然是极为平整,许多地方,还垫上了好看的鹅卵石。
不仅好看,踩上去也是极为舒服的。
另外,与登州这等古老城池不同,长岛此时的供水排水系统,都已经偏向现代化。
盖屋子之前,第一步搞地基的同时,便是排水设施了。
而岛上水源虽没有陆地那般充沛,能让家家户户都有井,但是公用水源早已经泾渭分明,并且并不是传统打水方式,而全是压水井。
须知,为了规划长岛,李春来单是从江南那边请建筑高手,便是花费了不下万两白银。
其中,便包括建筑大师祝枝山的后人。
这也是为何李春来敢举家搬迁、把老婆孩子都搬到这边的原因之一。
皆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完全不用担心这些建筑材料会伤害到李春来的娇妻美妾和孩子们。
而出了临时聚居区,一路往北而行,便是彻彻底底的大工地了。
但这边,俨然便不再是木料、竹料的简易工作了,而尽是石料、砖石这等永久性建筑。
若要问现在登州那边,做什么生意最赚钱?
怕是七八岁的小孩子都能给出答案了,肯定是砖厂和石料厂啊。
君不见,短短两月间,登州光是砖厂、石料厂已经又开了几十家,却是依然有点供不上长岛这边的需求。
现在,这帮与李春来有着合作的登州豪绅,说是日进斗金都不为过了。
而出了这些永久性建筑工地,前方便是许多还没来得及开垦的大片原始森林了。
不过,若仔细看,会发现,这些原始森林并不是没有人去开垦,而是分片的。
里面有很多区域,同样是在进行着开垦工作的。
这俨然并不是李春来吃饱了撑的,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