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产业问题


    徐慧收拾着家中见到李正回来说道:“长安令,陛下和皇后已经回去了。”

    李正有些疲倦,点了点头便走入家中的浴室开始洗澡。

    中秋的夜晚并不是很燥热。

    不过李正还是很喜欢冷水浇在身上地感觉。

    没想到李正一回家就洗澡,徐慧急忙端来热水说道:“长安令,热水已经准备好了。”

    看到李正洗澡,徐慧急忙避开眼神,手忙脚乱的放下热水。

    夜里家中很昏暗,只有微弱的烛光。

    尽管看不真切,也只是看了一眼而已,徐慧还是红着脸背过了身去。

    李正拎起一桶凉水浇在身上又说道:“把换洗衣服放在门口吧。”

    身为侍女照顾主人的生活起居也是应该的,面对李正徐慧还是有些难以掩饰自己的忐忑,把衣服放在门口之后,便帮李正关上了门,守在门外。

    洗完澡之后,整个人舒坦了不少,换上干净衣裳,李正回到自己的书院。

    桌案上放着后世建筑学的书籍。

    大多数书籍也都是中世纪的。

    建筑学在中世纪的时候发展是最迅速的。

    在战争时期,几乎所有的资源都被押注在了军事上。

    这也使得那个建筑学以及其他学科也到了一个近乎于奇迹的发展速度上。

    李正又从系统图书馆中拿出一本书,这是一本关于航海船舶建造的书籍。

    在中世纪之初西方的航海事业就开始飞速的发展。

    借着油灯的光,李正看着一幅幅海船的图纸。

    与倭国做生意,粮食和兵器的运输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虽说倭国人也会渡海来到中原,但是他们的船只并不大,也很简陋。

    在海上航行还能活着来到中原实在是命大。

    现在唐朝所用的船只大多数都是底部是平的,这就会导致船速很慢,而且很容易受到水流的影响而偏离航道。

    当然大唐船只最牛的地方就在于它用水密舱,水密舱的出现领先世界,也是中原最早在用在船只上的工艺。

    李正翻阅着手中的书籍,在大唐的船只权贵们更多的是楼船,这种船的排水量和重量很夸张,不过大唐大多数贸易都是河船,海船的应用还很少。

    就算是排水量很大的楼船,也就是在船上造了一个楼,这种船在海上要是遇到大风也很容易倾覆。

    也就是说大唐在航海事业上也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