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明君

若是说地圆怕是会被论为是邪说吧。

    “老夫还要再见一见李正,这个小滑头真是给老夫出了一个难题呀。”孔颖达释然笑着。

    泾阳

    河堤已经修到半人高了,大雨依旧在下,水流越来越湍急。

    “泾阳令。”李义府冒雨来到李正身边雨声很大,只好大声说道:“隔壁几个郡县都说要找我们借人手。”

    “借可以,给工钱。”李正说道。

    “好,我这就和他们说。”李义府又冒雨离开。

    从泾阳看去,一条非常长的河堤沿泾阳河而建,一眼看去有千米长。

    三天后,河流已经越来越湍急了。

    李大熊和一群村民看着河面,有不少的树木从上流冲刷下来。

    “好在修了河堤。”村民看着河水已经涨到新修河堤的一半,要不是这河堤修得及时庄稼说不定已经被淹了。

    “你儿子救了我们全村的粮食啊。”村中的老者对李大熊说道。

    “要不是你儿子要我们修河堤说不定现在粮食都被淹了,今年怕是要颗粒无收。”

    “你儿子就是瓜了点。”

    “打你儿子一出生,我们就知道以后必定不凡”

    ……

    李大熊听着村民的夸奖抓着后脑勺,老脸通红。

    大雨下了十六天,雨势小了很多。

    谁也没想到刚开春,地里的粮食刚刚种下就来了这么一场大雨。

    让很多人都措手不及。

    好在当今陛下下了旨意,修建河堤。

    这才没让上涨的河堤把粮食给淹了,算是有惊无险,总算是渡过去了,不过以后这些河流还真要好好修缮一番。

    这一次事情可以看出这些河流都该清淤,疏通河道。

    大唐周边数十个郡县都保住了刚刚种下的粮食。

    不少百姓甚至来长安朝着太极宫朝拜,若不是陛下的旨意长安周边的百姓们今年估计要颗粒无收了。

    长安也有准备,各个街坊也做好了防止内涝的准备,长安城内的排涝也做得很好。

    成百上千百姓来到长安城,朝着太极宫躬身行礼。

    都说李世民是一个好皇帝,真正为民着想的好皇帝。

    皇宫里,李世民的心情很不错,从自己登基以来坊间一直都有流言蜚语。

    对自己得位不正,很多人都耿耿于怀。

    如今这番情形李世民心中的石头落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