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4章:一个月的试用期

    有人猜测他很可能是被以前得罪过的人给暗地里做掉了。但是数年后他又出现了,他不知打哪儿学了木匠的手艺,盘下一个院子安安静静地做起了生意。

    他的手艺是极好的,但是他脾气乖张,做生意全看心情,心情好就做,心情不好就将上门来的客人骂得狗血淋头。

    这也就导致他铺子里的生意始终上不去,毕竟这天底下的木匠又不止他一个,他的手艺也没好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人家何必上门找不痛快呢?不过张九指貌似也不在乎这些。

    整个铺子里就他一个人,搬运木料、雕刻、打磨、抛光、上漆等等这些,全都是他一个人在做。

    薛婳那天找上门的时候,张九指心情估计还算不错,接过她递来的图纸看了一眼,问她:“雕这个是干嘛用的?”

    她如实说了。

    张九指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要多少?”

    “先雕十具吧。”

    “五天后来拿。”

    “好,定金是多少?”

    “五两。”

    五天后,薛婳过去一看,模具果然都已经雕好了,跟她画的图纸分毫不差,她雇人将东西运到了绣坊。

    此时,薛母和两个丫鬟正围着那些模具看。

    衣架和挂衣杆则是在另外的铺子里定制的,为了保证金缕衣绣坊是第一个使用这些衣架的,她事先就跟店家签了契书,店家不得擅自用她的图纸另外制作衣架盈利,否则的话她就会将其告到衙门里去。

    她在定制的时候并未说明这些衣架是干什么用的,所以店家也不知道它们的用途,只觉得看起来挺奇怪的,也没有联想到挂衣服上面去。

    在薛婳提出要签订契书时还觉得奇怪,至于嘛?不就是几个架子?虽然不解,不过店家还是痛快签了契书。

    薛婳倒是没想着要阻止衣架的传播,只是想让金缕衣成为第一个推出衣架的地方,这样也有助于提高金缕衣的知名度,以后别人提起衣架,就会想到金缕衣。这样也算是一种品牌效应了。

    在薛婳给薛母几人展示衣架、模具等的使用方法时,大堂里的那柱香,已经燃到了底部。

    时间结束,十二位绣娘都放下了手里的针线。

    虽然有人遗憾还有一部分没绣好,却也不敢拖延时间了,因为之前的第一场面试中,拖延时间的后果她们已经见识到了。

    乔娘子让丫鬟去后面将薛母几人请出来,一同来评判十二位绣娘的成品。最后,在薛母、薛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