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六章阳谋与董昭

    战争中,受伤害的人,总是老百姓。

    无论是夺位之战,地盘之战,还是名声之战......

    公元二零四年,因为持续两年的‘袁氏夺位内战’,导致冀州和青州的百姓不断逃亡。

    对于冀州的百姓来说,逃亡的方向只有两个,北上或者是南下。因为冀州西面,有太行山脉挡着,过不去的;东面,就是青州了,那是一个比冀州还惨烈的地方,逃到哪里干什么?

    北上的冀州逃亡者,或去幽州,或去常山郡;南下的冀州逃亡者,或去兖州,或去司州河内郡。

    相对于他们来说,青州的逃亡百姓就有点惨了。供他们选择的,只有东莱郡和徐州了。

    选择的地方越少,逃走的机会就越小。

    随着时间的加长,逃亡的人数越来越多。韩成意识到了—出兵的机会来了。

    目标共有冀州和青州这两州之地,对手除了袁绍之外,还有曹操。

    当然,这对手的顺序是按照地理位置距离远近排的。

    若正儿八经的说,对手只有曹操。失了民心的袁绍,有没有的无所谓了。

    虽然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都要,但这只是理想的状态。

    条件不允许啊!

    自己手中的兵力有限,若打冀州,则无力在占青州;若打青州,则无力在占冀州。

    到底要出兵哪一州?好难啊!

    与此同时,这两州又各有优缺点。

    冀州人多产粮多,占领之后,能为奋武军提供大量的军粮;但同时,冀州世家众多,不利于韩成的稳定统治。

    青州人口少一些,粮食的产粮也少一些,但同时,世家也少一些,利于韩成的稳定统治。

    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冀州好处多一点,但无论是前期的战争,还是后期的统治,都相对困难一些。

    青州的好处少一些,但前期的战争,和后期的统治,都相对简单一些。

    是而,韩成便将自己的四大谋士叫到一起,商谈出兵方向。

    经过了三个时辰的讨论,大家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出兵冀州。

    这一次出兵之举,非同儿戏,决定着以后十几年的战争走向。

    冀州之地,韩成方势在必得!

    好处有两点:一,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冀州,幽州,并州三州之地相连。

    韩成已经拥有幽州和并州,若再得到冀州,便能形成一块‘铁板区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