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一章 就这么走了

去。

    就在恒东带着缉事厂众人消失之后不久,那股水匪忽然出了平湖,百余艘大船经由水道驶入齐国,然后直入东海,消失无踪。

    现在想来,恒东与他的那些下属们当时就应该在那只船队上。

    这件事情听着简单,其实不然,恒东不止瞒了朝野多年是还完美地利用了赵国与齐国多年修治的水道系统。

    更何况那些大船明显用的是齐国方面的技术。

    要办成这件事,恒东不知道筹划了多少年时间,为之付出了多少精力。

    这是为将来赵国天下争霸的本钱。

    太后的脸色瞬间苍白,转身看着榻上沉睡的小孩子,沉默了很长时间。

    难道你一直都想着离开?还是说这只是你准备的后路,那天夜里对哀家太过失望才用了。

    ……

    那个权倾朝野数十年的大太监走了。

    对赵国人来说,就像是都城里的皇宫忽然消失了一般。

    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强烈的恐慌,朝野一片死寂。

    流言渐渐传开,确认何公公确实已经离开,而不是如往年那样站在阴影里看着世间、随时可能回来呼风唤雨后,整个国家陷入茫然、空虚的精神状态里。

    无数奏章与民间的请愿书如雪花般被送入皇宫,请求朝廷尽快派出大军寻找恒公公。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奏章与请愿书变得越来越少,直至没有。

    直到盛夏时节,所有人都发现恒公公可能确实不会回来了,情势再次为之一变。

    无数奏章与民间的请愿书再次如雪花一般送入宫中,只不过这次的内容已经完全不一样。

    从官员到百姓,所有人都在指责恒公公的弄权无耻、冷酷好杀,之所以离开是因为他与秦国勾结,自知叛国大罪难恕,所以畏罪而逃。

    朝廷里的官员都曾经向恒公公送过钱,曲意讨好,那么谁才是何公公的走狗?

    为了分出谁是真正的走狗,当年究竟是谁汪的声音更响,朝堂诸公开始激烈地互相攻击,一时间混乱不堪,丑态百出,直至初冬时节局面才终于稳定下来。

    在平稳朝局的过程里,赵太后展现出来了极为优秀的政治智慧与手段。

    然后,便是议罪。

    朝廷给恒东定了七十四项大罪,除了最常见的那些罪名,还有些奇怪的罪名只怕就连当初的缉事厂也想不出来。

    太后看着那些罪状,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再也无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