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 朝问歌 第六十八章 醉卧

何等的豪壮,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更是让听者不由的感慨。年少者心潮澎湃,年迈者老骥伏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似乎是在说着此时的寿宴,“烹羊宰牛”“三百杯”极其贴切今日的寿宴。而其诗句之中饱含的痛快、豪壮之意更是扑面而来。身临其境?不,是身在其境。

    没有结束,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李箫那眼花耳热的醉态曲尽其妙,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将进酒,杯莫停”仅此一句,让群臣群使下意识的举起酒杯就要饮酒。钟鼓馔玉、古来圣贤,长醉不复醒、饮者留其名。似是在感慨人生,而不染政治色彩,其中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回想作诗之人,李箫,前些日子遭受文成街的刺杀,此两句,许是因此。

    最后,“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千金散尽,只为一醉方休。今日李箫是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李公子当真是真性情。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者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礼部尚书抚须叹曰。其周围人也都纷纷感叹。

    只是让他们不解的是,这个“陈王”……

    记诗的小太监也在此处停下笔,一脸的苦涩,陈王——郕王,还偏生李箫是南方人,前后鼻音不分。小太监抬起头,低声道:“陛下……”

    “耳东为陈。”昊帝淡淡开口,脸上尽是喜色。

    得到皇帝的命令,小太监忙是低头写上。

    “此诗,当真是千古风流,豪壮至极。”屏风内,高长乐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手中的酒杯缓缓放下,但以想到刚才的诗,她还是会不由的激动起来。

    吕芸潞也是下意识的点头,抛去对李箫的成见不说,这首着实可以算得上是当世第一诗,饶是那位已故的大家欧阳王苏一生所作,也没有一首能超过李箫刚才借酒而作的这首诗。她相信,即使没有伸出今日的寿宴,单单是这首诗也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