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六章 皇太子拜师(第二更,求推荐票啊!)

什么理由拒绝。

    只希望朱慈煊能够跟着文安之多学些治国之术,他百年之后可以继承皇明大统成为一代圣君。

    ...

    ...

    南京龙江关,废弃多年的龙江船厂重新启用。

    在施琅的建议下,龙江船厂优先赶制大型海船。

    在嘉靖朝之前,整个大明八成以上的大型海船都是龙江船厂造出来的。

    譬如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宝船,就是出自这里。

    极盛之时,光是这里的工匠便有四百余户,吃住都在船厂里。

    造出的船只据记载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船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后来因为海禁政策龙江船厂废弃。

    反倒是隆庆开海后,福建等地造船业飞速发展,福船成为了主流船型。

    施琅被清廷派来江南是要对付占据舟山的郑成功、张煌言部明军的。

    思来想去若在浙江沿海造船,一来容易被明军发觉提前做好准备。二来还需要征调工匠十分繁琐。

    但若是重新启用龙江船厂,则事情变得简单许多。

    南京城中有现成的工匠,现成的船坞,甚至连河道水闸都是现成的。

    只要疏通疏通,修修棚子就好了。

    施琅现在缺的是时间,要的是效率。

    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造出一批能够与郑成功水师抗衡的海船来。仅仅靠郎廷佐、管效忠、梁化凤之流手中的海船,就贸然跟郑成功开战就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没有人比施琅更清楚郑氏水师的强大,只有做到至少五五开他才会主动出战。

    不然若是届时清军战败,他在清廷和顺治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将会一落千丈。

    施琅自打降清后在京师赋闲多年,等了这么久好不容易等来这个机会,他自然不能轻易错过。

    好在郎廷佐此人不是专权贪功之辈,对施琅的建议悉数采纳。

    照这个节奏下去,用不了多久施琅就能拉起一票海船。

    火炮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在大规模海战中,双方除了拼谁的船大船多,再就是拼谁的炮多。

    清军的火器配置中,火炮是远远重要于火铳的。

    施琅已经跟郎廷佐打过招呼,届时要把江南清军中一半以上的火炮尽数装在水师海船之上。

    这一点郎廷佐不难办到。毕竟他是堂堂两江总督,总揽江南军政大权。这就是他一句话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